第67章 下大酱

今天晚上,可能过去就让你拿着锉刀磨零件。

那明天晚上就变成了给你一张白纸,让你画三视图。

后天,更是让你筛沙子铸模。

就更别说像什么开车床、摸刀具(车床上的那个刀具)、连电线、焊零件、铆零件,等等等等的“工作”了。

简直可以说是天天不重样,周周搞循环。

好在,何雨柱是个男生。

(先声明,这里,没有任何歧视女性的意思哈)

男生嘛,或多或少的,动手能力上,还都可以。

学学练练的,也就上手了。

小主,

就这样的日子,何雨柱坚持了两个礼拜。

开学之后的第二个礼拜五,何雨柱终于请了上学生涯的第一次假。

不请不行了啊。

3月份的第二个礼拜五,阳历是3月12号,植树节啊。

是,现在这个时候,没有植树节这一说。

或者,准确的说,从28年开始,就已经有了3月12号为植树节。

只不过是在79年,才正式倡导3月12号为植树节。

但是,今年的3月12号,可是阴历的二月初八。

二月初八,对于东北来说,是多么神圣的一个日子啊。

因为,这天,可以做酱块子了。。。。。。。。

(那个啥,因为东北地大物博,我个人是代表不了东北的,所以,这里写的,只代表我家做大酱的时候情景。)

没错,何雨柱的第一次请假,竟然是回去做酱块子。

甚至,白天,厂子里的班,孙师傅都让小李给何雨柱提前送回去了。

你就说,孙师傅的急成什么样子了吧。

做酱引子,其实,挺麻烦的。

讲究点的,就像孙师傅和他的那些老战友。

早早的就开始把前一阵跟后勤那边预定好的东北大豆拿了回来,开始挑了起来。

也就是这些老头有这耐心。

说真的。

别看后世的何雨柱年年都得下大酱。

可是挑黄豆这步,大差不差,就行了呗,要什么颗颗饱满,粒粒晶莹的。

等这些闲的没事干的小老头把20斤黄豆都挑好了,就该何雨柱上场了。

第一步,炒黄豆。

先把黄豆用小火炒到表皮崩裂开了,也就差不多了。

接下来,就是煮黄豆了。

这步,可麻烦了。

你还得小火慢煮,同时还得勤翻。

翻的时候,还不能像炒黄豆那样使劲翻,只能加小心的翻。

等黄豆煮了快一个小时,煮熟了之后。

熄火,盖上锅盖,还得拿床被子把锅盖也给盖上,闷它一晚上。

因为是在孙师傅的房前的葡萄架底下的弄的。

再加上东北的大豆,因为又是炒、又是煮的,豆香味全散发出来了。

这一晚上,可着老罪喽。

别说小动物了。

就连晚上放学回来的以何雨水为首的一群大院小朋友都凑过来了。

好在何雨柱有准备。

在炒黄豆的时候,就事先准备出来一碗。

更是在煮黄豆的时候,也准备了一碗盐水黄豆。

可算是给这些“嗷嗷待哺”的小朋友打发走了。

剩下的,就他和小李守夜,看着点小动物就行了。

还好,何雨柱和小李都是年轻人。

一晚上,虽说阴历2月份,还是有点冷,不过挺挺,也就过去了。

再加上时不时的,孙师傅也能从屋里出来。

何雨柱跟小李两人,说说笑笑的抽着烟,也就熬过去了。

等第二天早上天还不亮。

何雨柱就把锅里已经闷了一宿的黄豆都掏到一个大盆里。

接下来,这要是搁后世,何雨柱会直接用破壁机或者粉碎机把黄豆弄成粉或者末。

可现在,将就吧。

一边,是小李用杵子在大盆里用力的杵。

一边,是何雨柱用小石磨磨。

强把活啊,可算是把黄豆都给弄碎了。

何雨柱也就开始塑型了。

毕竟是做酱块子,你不把它弄成长方形,那叫什么酱块子啊,对不?

折腾了一溜十三张,天亮了,两个大长方形的酱块子也做好了。

.“师父,酱块子做好了,放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