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当家的不是去你们府上取你们性命了吗?
两个土匪对视一眼,达成了共识。
先将知县放进来,两个土匪小弟早早看到了官兵在离寨子不远的地方等令。
若是他们先将知县困在寨子里,等大当家的回来,便能直接给二当家的报仇了。
那些蠢的要死的官兵无人指挥,只会退回县令府。
两个土匪当即打开了寨门。
知县一人走了进去。
刚进寨门,知县就被二人合力拿下,胡乱的捆绑一通就扔在了柴房里。
在不远处等候的府兵终于开始着急了,但又不敢贸然往寨子里冲,只能派人往回赶,去询问山脚下尚书大人的意思。
户部尚书让人立刻撤了回来,他猜想知县这是遭人绑架了。
他得赶紧去和皇上汇报,是一举拿下蓬山的土匪寨,还是静等知县的消息,这需要皇上给拿个主意。
而康熙帝此时,拒绝了梁九功的提议,脱了靴子,挽了裤脚,直接下了当地的水田。
如今正是二月中旬,这几日天气又极好,和风旭阳,观东南风将至,过几日会有小雨,正是适合早稻插秧的好时候。
江南省整体气候宜人,百姓以农耕种植水稻谋生。
经过选种催芽、播种育苗、这几日刚好到整地插秧的步骤。
康熙帝本来在稻田岸边观看,这一片地是由当地极其富裕的富商马员外承包,一天一百五十文请了些农户前来帮忙耕种。
有知县大人的特意叮嘱,马员外今日全程陪同康熙帝,他虽然不知道眼前的人是何身份,但在这偏僻的三河县,能让知县大人奉为上宾的定然是贵人。
马员外原先以为这位贵人是想来收购这里的水稻,带着贵人一路介绍这片土地。
但康熙帝明显是被插秧的农户吸引。
于是和插秧的老伯聊了几句:“大爷,你这种的水稻量产如何啊?”
这时候的还没有杂交水稻,早稻的产量并不好。
“大人,一亩地约莫能产三石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