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招兵(一)

今天是开始招兵的第一天,各师都是以营为单位分派到不同地方招兵。

近卫第三师驻扎在城东十里的石佛寺军营,于是总参谋部便指定第三师在京师以东的运河一线招募纤夫、运河上的漕兵或者农民、流民等从军。

郑维国的三营被分到通州卫旁边的胡各庄一带招兵,张友定做为师长官,下来随队跟着,既算是监督又算是帮忙。

郑维国说是营长,其实现在他手下就只有二十来号人。下面的三个连队只有一个连有监队,全都没有副连长,有的连队排长都没有配齐,班长倒是有几个。

虽说这次大扩军,老近卫师的绝大多数人都当了军官,但还是有百十号人,最后只从普通士兵提拔为班长。

皇帝的要求很明确,扩军后的军官选拔,除了优先把军事主官位置编满,其他的宁缺毋滥,没有合适的就先空着,待两个月后讲武堂结业,再挑选其中优秀者补进去。

为了保证军官质量,郭可阳对重要岗位的军官人选逐一进行了复核确认后,才批准了扩军后的军官任命方案。

老近卫师中也并非人人都适合当军官,譬如原来郑维国班里的那个万金,总是呆头呆脑,一副头脑不太灵光的样子,平日里闷葫芦一般,也不怎么会说话,这样的人基本没什么领导能力,最多也就是当个班长。

和郑维国搭班的营监事,是原来同排的班长黄钊,没有任命副营长,团长则是原来的排长韩阳。

“开始吧!把摊子支起来,不用急,离期限还有十来天,你的四百多号人肯定能招满,宁缺毋滥。”

郑维国将招兵地点设在运河边上的一处茶水摊子边上。花几个铜钱买了三大壶茶,便借用了茶水摊的方桌和条凳。两个兵将一张七尺长的白布摊开,绑扎在两根竹竿上插在地里,上面写着“招兵”两个大字。

本来看到一群衣装鲜明的大兵步伐整齐的来到运河边上,就有不少人远远的围观,等“招兵”的条幅挂起来之后,凑过来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