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洪崩寸劲

第五个木桩,被端上了桌面。此时,石板桌下已经堆积了足足四个木桩凿下的木片,场面一度很壮观,也很有成就感。

这控制厚薄,就要考虑下刀的位置了,这对手腕的发力,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当然,首先是要先看准,才能下刀下准。这第五个木桩,还是不尽如人意。乾尘马不停蹄,又直接凿了第六个木桩,第七个木桩。

第七个木桩凿完之后,齐伯仁过来看了一看,点了点头。

“控制这木片的厚度,并没有太多捷径可走,就是四个字‘熟能生巧’,多做凿就有感觉。”

乾尘连凿三个,确实,一个比一个手感好,木片的厚薄,一个比一个均匀,总之,齐伯仁还是非常满意的。

接下去就是最后一个控制要点了,也是最难控制的一个要点“水滴形”。

目前,所凿刻下来的木片虽然一开始都想往“水滴形”的目标尝试,但齐伯仁还是建议,一步一步来,所有要点同时去揣摩,反而得不到预想的效果。

至少现在掌握了一刀凿断,并且凿出的木片是几乎同一厚度两个要点了,这是“控制变量法”。

乾尘端起了第八个木桩,也不知道自己是哪来的气力,完全忘记了自己没吃早饭这件事,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完美的学会这荒破凿刻第一式!

凿这个木桩,还真有点上瘾,看着周围已经堆积如山的木片,这满满的征服欲,完全盖过了饥饿感。

“来吧,动起来,话不多说!”

乾尘像打了鸡血一般,又充满了活力。

这次乾尘采用的凿技调整了一下节奏。每凿100下,乾尘会停下来,查看这凿下来的木片的形状。

在不断的凿刻过程中,乾尘发现要凿成“水滴形”,最重要的是凿刻的角度。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了木片的形状,而这个角度并不是固定的,需要在凿刻的过程中,不断调整。

第八个木桩很快被凿完,在乾尘的不断总结和调整之下,“水滴形”初见雏形,但总感觉,和齐伯仁凿刻下来的木片,总觉的还是差那么一点,这个“水滴形”的水滴尖总感觉不够尖,而这水滴身体不够饱满。

这在凿刻这第八木桩的最后阶段,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直到把第八个木桩凿完,都没有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