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赶集

牛车一路前行,沿街的商铺在它身后慢慢远去。此时天色尚早,街上行走的,多是像江清他们这样趁早赶来叫卖农产品的村民。他们的目的地很明确——墟市。

墟市位于坤山镇的西边,快要接近郊外的地方。黄绿相间的草地,经过无数轮的踩压和倾轧,生生露出一条宽约两米的黄土路。村民们自发有序地将农产品放到黄土路两旁,然后开始吆喝。也许是快要过节的原因,来叫卖的村民比平时多了几倍。一眼瞧去,竟看不到边。

江清他们来到一个卖长板凳的老翁旁边,准备在此处叫卖。赶牛车的老汉帮忙扶杜子远下来,和江清约好来接的时间地点后,就自顾做他的营生去了。

那卖长板凳的老翁盯着杜子远的轮椅,口中啧啧称奇。

“你这轮椅不错,换作是我,可做不出来。”

“你那板凳,料子也不错。”杜子远一眼就看出做这些板凳的柏木年份足,上腻打麿得也很好,这老翁,是个实诚人。

“哈哈哈,小兄弟,识货啊!”老翁笑完,还来一句:“你要不要买一张?”

江清连忙说不用。笑话,自家老爹和相公就是木匠,真买一张回村,被人看到,还不笑掉大牙?

他正要准备吆喝叫卖,想了想,把杜子远推到竹篮中间。

“相公,坐好,看到女的和哥儿过来,就笑一个。”

江清不等杜子远反对,就大声吆喝起来:“竹篮,竹篮,买一个,送福印一张。买两个,送福印三张。送完即止,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路过的人听到有东西送,纷纷停下脚步看过来。江清朝杜子远抬了抬下巴。杜子远无奈,只好扯出虚假的笑容。

那些妇女哥儿一见杜子远身坐轮椅,本就心怀同情。再看到他那天人之姿,更是小鹿乱撞。于是,就有不少妇女哥儿挤到摊前。

不到一个上午,江清就卖光了所有竹篮,连带着旁边的老翁,也卖出了不少长板凳。江清不由深深地感叹:果然,美男计不管在哪朝哪代都一样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