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更好的地方,也不去?”
“这个到时候再说。哎,你不知道,我是真的想回去,我倒要看看,以前那些嘲笑过欺负过我的人,看到我衣锦还乡,不知作何反应?哈哈哈……肯定有趣极了!”
要不是清楚唐垣的为人,杜子远还就真信了。
“我也不想对你说教,你……好自为之。到地方任官一事,我会想法子帮你周旋。”
杜子远想起堆放在他书桌上的那几份请帖,有一家就在吏部做事。看来,要找个时间过去这家府上一叙了。
唐垣还在等着吏部的通知,另一边,启泰帝决定启用时侍郎当初在朝堂上提起过的,重新整顿市舶司的法子。
如今,就羊城那边,市舶司才有点朝廷机构该有的样子。但是对于其它沿海地区的港口而言,它形同虚设。
群臣对于取消海禁一事,依旧讳莫如深。
但是对羊城港,态度就格外宽容。
大部分大臣认为,既然港口开都开了,若是能增加税收,为国库添砖加瓦,倒不失为美事一桩。
有一小部分大臣持反对意见,始终认为过度的开放,会有越来越多的白银流入。
但若是这些白银不能有效使用,会使得物价飞涨,银钱贬值,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当通货膨胀一旦失控,那朝廷……危矣!
启泰帝思考了数日不得法,便召来时侍郎解闷。
“陛下,不如,听听那新科探花郎的意见?我与他交往,他的想法常让我耳目一新。他今日就在翰林院当值。”
启泰帝想着,听就听吧!权当解闷。便命身边的太监过去传令。
那传令太监是个机灵的,来到翰林院,也不进去,只让传话的人悄悄地进去找杜子远。
杜子远听到传话,心领神会。先是跟他的长官说明情况,再出去会见那传令太监。
“公公,有劳您带路了。”杜子远说完,悄悄塞了一把银钱到传令太监手上。
那传令太监暗中摸了一把银钱,掂量了一下,立马笑逐颜开说道:
“杜编修客气了,咱家都是为陛下做事,自己人,呵呵……”
杜子远微笑,这太监,有意思。
知道杜子远初来乍到翰林院,根基尚浅,哪怕再受恩宠,也得低调做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故此这太监没在翰林院大举声张,免得杜子远平白惹人嫉恨,倒也是为了杜子远着想。
“不知如何称呼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