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六年。
朱棣有些尴尬,但早已历经风风雨雨的他可不是洪武的那个他可以比的,最起码,现在的他早就做到了面不改色而心稳稳地跳。
他轻咳一声:“俺这也没想着让它变成大明的特色,只能是因缘际会、巧合罢了。”
朱高炽和朱瞻基都赞同点头,大臣们也同样点头。废话,你不点头,给老爹/爷爷/万岁揭破了遮羞布,那他就能揭破了你的皮。况且,咱也劝不住,该咋咋地呗。
【朱棣还干了一件大事儿,一件改变明朝整个历史、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各个方面的大事儿。】
洪武年间所有人的目光又移到了朱棣身上。
朱棣有点犹豫,是该挺胸抬头还是该躲一躲?
【那就是迁都。地点就是他当了多年大本营的北平,后来的顺天府、北京。】
随着讲述,神迹中的画面也变成了北京城修缮后的样子:红墙黄瓦的宫殿,雄伟的城墙,再往北的巍峨的长城……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棣有些惊讶,所有人都很惊讶。
“你把京师迁到北平去了?”朱元璋开口,迁都他不意外,实际上他也有迁都的想法,要不然日后不会派朱标去勘察,只不过他心中的地方是长安洛阳那一片罢了。
朱棣点头:“可能是儿子更加熟悉那边,也为了防守边疆,所以选了北平。”
徐达从军事的角度想到了一个问题:“那燕王殿下以北平为京师,京师和北疆的防御压力恐怕不容小觑。”
注意到这一点的朝代很多,就算原本不是很清楚明朝边疆防御的具体情况,在看到神迹中北京以北就是长城的画面,自然也意识到了定都北京所面临的问题。
秦朝。
“以边疆为京城,这是要以皇帝守边,这个朱棣确实勇气非常人啊。”皇帝笑了,他看的很清楚,要是真把北京当京城,那为了皇帝自己、皇陵等,皇帝和朝廷都得认真防守北方边疆,这样一来,哪怕守卫压力增大,但是动力也很强啊。
不过不适用于秦朝罢了。
但是也有朝代,注意力点在了另一方面。
宋朝。
看着神迹上北京的画面,赵匡胤几乎落泪:“幽州,是幽州啊!燕云十六州……”
底下弟弟和儿子们也纷纷落泪,燕云十六州重回汉人手中,如何不让人激动?终赵匡胤一生都在为统一北方、夺回燕云十六州不断奋斗,朝中上下自然也是跟随他的脚步,将这一目标作为最高目标。
【其实朱棣迁都并不突兀。】
【明朝刚建立时,关于定都何处,太祖朱元璋和群臣们就有过长久的讨论,还曾想以应天府为南京,汴梁为北京,施行两京制,到后来才彻底将应天府定做京城。】
【但到了后来,朱元璋又想进行迁都,太子朱标去世前就是去长安、洛阳一带进行考察,随后才病逝的。至此,朱元璋对迁都一事不了了之。】
【朱棣登基后,又开始着手迁都一事。】
【永乐元年,朱棣以北平为北平府,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天子外出巡幸居止之处)。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平;这些人包括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
【永乐四年,下诏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兴建北平皇宫和城垣。】
【永乐七年,朱棣以北平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平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平而不是南京,证明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
【永乐八年,亲征回师后,为了更好地进行物资运送,朱棣下令开会通河,打通南北漕运。永乐十三年完工,从此北平所需物资可以通过运河运输,花费更少。】
【永乐十五年,北平的紫禁城正式开始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