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初年。
“突厥和王世充?”刘邦看着神迹中王世充与突厥联姻的场面,不由挑眉,“这突厥和北方各个势力联系当真不浅。”
之前刘武周和宋金刚就是往突厥跑,虽然后来被突厥所杀,但开始的行为也说明他们认为突厥会庇护自己、也就是这二人与突厥也有联系;再往前,李渊晋阳起兵的时候,刘文静不就是被派去出使突厥了吗?
【而王世充方面,大约是出于对其他人的不信任,他派出了王氏亲族镇守各地,魏王、荆王、宋王分别镇守襄阳(湖北襄樊县)、虎牢关、怀州(河南沁阳);
而齐王、楚王、太子、汉王王世恽负责洛阳南城、洛阳宝城、洛阳东城、含嘉(洛阳城北)、曜仪(洛阳宫城北),最后王世充亲自率三万人对抗唐军。】
宋朝,开宝元年。
赵光美对王世充的安排并不怎么上心,左右王世充最后都输得一败涂地了。此时,他沉浸进了自己的新发现:“魏王宋王他们镇守各地就先不说了,这个太子齐王等四个人镇守的洛阳四方,也太小了吧?”
之前读史书,还真没注意到这一点,这镇守的四个方位,其实不就是洛阳禁宫的四个边嘛。
“王世充的形势并不好,”赵匡胤摇头,从地理位置上王世充的优势就不是很大,固然王世充此时占据了不小的地盘,但洛阳以西大部分都被唐军控制,北面又是窦建德的地盘,虽然后来窦建德过来援助王世充了,但此时二者还处于断交状态。
洛阳是要依靠外地运输粮食来维持正常运转的,但王世充已经失去了西面的运输通道,只要将剩下的水路断掉,洛阳自然就会陷入粮草危机。
明朝,洪武年。
晋王朱棡撇撇嘴,对于王世充一应任用王氏亲族的行为有些看不上:“王世充本就有失人心,手下谋臣将领降唐也是正常之举,但他高压管控、对百姓连坐,岂不是更失人心?”这种方法要是有用,那就不会跑的人越来越多。
这种人心惶惶、大势倾颓的时候,更应该想办法安稳人心,而不是枉造杀戮。
小主,
当然,王世充那时候的局面确实不是很好办。
【七月,李世民驻扎谷州(河南光山县),随后派遣罗士信率先军进攻慈涧(新安磁涧镇),对此,王世充带领三万兵马亲自救援此地。】
【这时,李世民照例带着骑兵来到战场,也就此陷入了险情。】
【此时,唐军“众寡不敌”,很快就陷入了王世充三万兵马的重重包围中,唐军军心开始有些动摇。对此,李世民选择了自己殿后,“命左右先归”。】
【这种做法足够自信,也足够挽救军心,但同样,风险也不小。慈涧这个地方,既然叫“涧”,自然是因为此处为山间流水之地,这样的地方,其实地势是有些险要的。】
【而面对殿后的李世民,王世充的猛将单雄信率领数百骑兵紧追不放,险些将李世民留在原地。最后李世民依靠自己一手高超的箭术,左右开弓,消灭了一片追击自己的敌军,才逃了出来。】
【但李世民并没有打算放弃慈涧,第二天他带领五万士卒再次奔赴慈涧,而王世充就把慈涧的兵马调回了洛阳。】
唐朝,贞观三年。
看着神迹中自己左右开弓,敌人无不应声而倒,李世民颇为自豪。
而与他不同,重温了一边李世民征讨王世充、在慈涧被围的贞观重臣们,脸色都不是很好看——陛下如此冒险行为,怎么可取?
神迹对当时的情况也只是几句话的描述,可当时情况之危急,对那一战有所了解的大臣都知道情况,差点就被留在原地,岂会只是一句玩笑之语?
见李世民此时似是有些兴高采烈、并没有意识到他人的不赞同,众人纷纷一惊:这神迹回顾陛下当年的征伐四方,陛下回忆也就罢了,不会真的又开始想要带兵征战了吧?
这怎么行!
——————————
——————————
补充说明:关于李世民追击宋金刚的时间,一种是二月(旧唐书),一种是四月,本文为了明确的时间线描写,采取了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