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彩蛋·汉·语录1

刘彻连连点头:“朕相信仲卿。”转头就看到霍去病亮晶晶的眼神,和跃跃欲试的神色,连忙道,“还有去病……但是去病,你的主要问题是要养好身体……”

唐朝,贞观年间。

若说汉朝的君王们大部分都是喜气洋洋的话,唐朝的贞观君臣此时就是不知该是喜是忧才好。

这个王昌龄是他们大唐人,那他的诗作,即使有着汉朝,也必然是为了描写大唐的情况。

那他究竟是大唐哪个时间段的人?或者说,是安禄山之前,还是安禄山之后?

前两句诗并不难理解,从军出征、守卫边塞,向来是一件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事情,士卒们都是随时准备踏上战场、马革裹尸,李世民等人纵使为之叹息,也并不可能停止守疆出塞,他们能做的,就是提高将士们的粮草供应、铠甲武器供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以及,保证好将士们的家眷抚恤问题。

但是后两句,王昌龄到底是在创作中的举例、怀念汉朝的龙城飞将,还是在反映大唐当时的情况——胡马度了阴山、入侵大唐?

【彩蛋二: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汉·曹操)】

【汉末盗贼如牛毛,千戈万槊更相鏖。两都宫殿摩云高,坐见霜露生蓬蒿。渠魁赫赫起临洮,僵尸自照脐中膏。危难继作如崩涛,王朝荒秽谁复薅?(南宋·陆游)】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刘恒念诵着,思考这到底是哪个时间段。

这两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淮南有人称帝、不再尊奉汉室,北方又有人刻下天子印玺,就不知道是称帝、还是打算另立天子了。

这样一看,大约还是那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曹操除去袁绍之前的时间段。

而这个“弟”……没有写也就罢了,偏偏写了,那理应有一个兄,不会就是说的袁绍袁术两人吧?

而对于后面描写真正现实的内容,刘恒也只能感慨:“大汉……这样的结果,恐怕要比秦末乱世还要更甚几分吧。”

天灾,干旱、洪涝、疫病……人祸,各地战乱不休,到处都在争夺权力——谁给这些军队供应粮草呢?谁能供得起呢?

若是供不起,没有参军的老弱妇孺也只能逐渐饿死,而他们死去,人口减少,也少了一部分粮食种植;军中呢,征战难道不一直在消耗士卒吗?

东汉,建安年间。

刘备沉默下来,他出自民间,对民间更能够理解和感同身受。

而曹操……虽然刘备始终认为他就是一个窃国之人,但这个大约是在讨董时期的曹操还是有几分匡扶汉室之心在的,况且,他笔下的这些描写,正是现实啊!

更甚者,现实比诗句中还要惨烈,生民岂止是百遗一,百不遗一才对。

杀死百姓的是战乱,但更多的,是饥荒、遍布整个大汉的饥荒,是瘟疫、四处蔓延少有人治理的瘟疫。

当然,饥荒和瘟疫如此肆虐,也离不开战争的助推。

宋朝,开宝元年。

屡屡被隔空背刺的感觉是什么样?赵匡胤等人可以给出答案。

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了,实在是刺激得太多,已经麻了。

但饶是如此,看到陆游的这几句诗后,在场众人也还是百味杂陈,郁郁有之,愤怒有之,茫然无力亦有之。

还是那句话,本朝诗人写作,即使写的并非本朝、而是先人朝代,但通常也都是在借古讽今、借古喻今罢了。谁能真的当他们写的就是之前的朝代,与现今没有分毫关系?

而这个陆游还是南宋,是那个见鬼的、他们一点也不想回忆的靖康之后的南宋之人。

这样的身份背景,和诗作内容一叠加,那是分外让人痛苦。

不说别的,从这几句来看,最起码北宋南宋之间的社会环境情况就能看出来——并不好,并不安定平稳,而朝政……也算不得多清明,奢靡享乐的并不改变,苦痛挣扎的民间也不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