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最终登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换句话说,耶律德光既是表哥、又是舅舅,萧温既是表妹、又是外甥女。】

【但不论如何,这显然又拉近了他和述律平家族的关系。】

宋朝,开宝年间。

虽然暂时播放的都是大宋有所了解的内容,但是赵匡胤依旧看得津津有味。

特别是现在。

他顿时冷笑起来,连连嘲讽:“这契丹也就是茹毛饮血的野人一般,没有半点开化,堂堂皇室,居然如此结亲,将礼法抛之脑后,完全不顾人伦天理,与野兽何异?!”骂完,又顺带拉踩一下,“我大宋礼仪之国,就绝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说完耶律德光的婚姻问题,他又顺便嘲讽了一下耶律倍:“这耶律倍崇尚儒学,想来也不过是表面而已,若当真懂得了儒家伦理礼义,怎么会让自己家中出现这样的婚姻?耶律氏和萧氏世代通婚,他自己是不是也与耶律德光没什么区别?”

赵光美等人同样瞧不上这样的婚姻关系。女子再嫁倒是无妨,表亲之间结亲也是常见方式,但是舅甥之间就实在有些过了。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觉得自己吃到了一口大瓜,除去舅甥这个问题外,他好奇的是另一点:“那按照他们这种姻亲关系,平日里互相究竟该如何称呼?”

表兄表妹这倒不是问题,这种常见组合,称呼彼此亲人也有例可循;但是舅甥呢?还是干脆扔掉这一层关系,单单论表亲?

至于说耶律倍因为偏向儒学,而在传统契丹贵族中的支持者不够多,这在刘彻看来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想要向中原靠拢没有问题,但是可不能如此表现啊。”别说这是两个民族之间的问题了,就算契丹贵族们不为了利益,也会有种种顾虑——就算是同一民族内部,当地位不够稳固的时候想要表达自己的态度,那也需要再三斟酌。

上一个主角,他们大汉的太宗皇帝不正是如此吗?那可是忍了许久各个集团呢。

婚姻关系也好,太子问题也罢,这些都是契丹自己的事情,说到底和刘彻关系不大,不恰当的说,就算他们一天改立八个太子,又有什么收继婚,那都与刘彻无关。

他真正在意的是一点:耶律倍在回答耶律阿保机的问题时,说的那句“孔子大圣,万世所尊”。

孔子的祭祀确实早已有之,但是也并不能称得上如此尊崇,就连耶律倍一个异族太子都会如此推崇,关键是随后的耶律阿保机当真采纳了这个建议!

“朕选择推崇儒家,废黜所有不在六艺之中、孔子之术的各家学说在博士官学中的贤良,是为了统一思想,加强统治……但后世发展到如此地步……”刘彻沉思,统一思想是必须的,是不可能放弃的,但是如果孔子的地位被抬高到这样的程度,那么皇权和儒家,这一本来只是工具的学说之间的关系,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那些看起来颇为不错的人才选拔制度,如科举制,考核的俱都是儒家学说、孔子之术?——之前神迹展示的大都是科举的推行、制度细则以及发展变化,倒真没有如何说考核内容。

虽然宋朝的故事里面各个学说的儒学化已经显示了些许端倪,但契丹这一个建立孔庙还真是结结实实展露了儒学的发展。

刘彻看了一眼董仲舒,这个老头也察觉到了后世的情况,额头上都开始有些汗水流淌了。

皇帝要的是统一思想,儒家只不过是察觉到了天子的需求、把自己恰到好处地修改并交了上去,但皇帝要的只是工具,而不会是一个膨胀的儒家!

【那么,既然要支持耶律德光登基,同时维持自己的影响力,述律平也开始了动作。】

【首先,也是最核心的,就是让大臣们不会反对自己——杀掉那些顽固反对的人!】

【述律平召见契丹众多贵族,随后哭泣着、以一个皇后、又是失去丈夫的皇后的身份问他们:“汝思先帝乎?”

这样的问题怎么回答?当然是:“受先帝恩,岂得不思?”皇后这么问了,先帝才刚刚走,臣子们怎么能够说不思念先帝呢?

但立刻,述律平就做出了回应:“果思之,宜往见之。”她将这些人全部杀掉,为耶律阿保机殉葬,前后所杀以百数。】

【这样的果决的做法,立刻震慑住了一批人,让契丹内部浮动的人心逐渐安定下来。】

【但,这样的物理消灭,显然也有人并不愿奔上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