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来说确实没有什么致命的问题,所以这一次后晋才能抵挡住耶律德光,让他无功而返,”朱樉肯定了朱柏的话,耶律德光第一次南下,虽然确实对后晋造成了伤害,但也没有达成目的。“只不过,后晋本身存在的问题不少,而石重贵又……嗯,很快就不能敏锐正确地处理朝政了。”
就暂时而言,虽然中央有一个景延广,但景延广的毛病和后面的那些人相比,那是远不能比。而石重贵,怎么说,算是很好地继承了五代十国时期不少皇帝的特点,那就是英明不过一时,英明过后,就是无穷无尽的亲小人、远贤臣,放纵自我,沉迷享乐。
【率先行动起来的,是杨光远。】
【十二月二十三,淄州传来消息,杨光远反叛,派兵攻打淄州,还将刺史翟进宗劫到了青州境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会同七年正月初一,也是后晋开运元年,赵延寿、赵延昭带着作为主力的东路军前锋五万骑兵,驻扎在了任丘(河北任丘),这一支东路军总体上的方向是要南下,接应杨光远,同时向汴京靠近。】
【正月初三,作为牵制作用的西路军在伟王耶律安端的带领下出雁门关,兵锋直指忻州、代州(山西代县),并将二者包围,下一步就是后晋的北京太原府。】
【后晋这边收到消息的速度很快,赵延寿带领东路军南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初二,沧州等四州就已经飞马来报,但东路军推进的速度很快,不等石重贵等人做出反应,就已经连下数城。】
【初六,赵延寿包围贝州(河北清河),随后贝州军校邵珂自开城门,贝州陷落,太守吴峦自尽;同时,东路军又分出几支,分别进攻东路的几座重要城池,包括恒州、沧州、邢州。】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看着就大叹不已:“贝州多好的地方,按理来说怎么也能扛上几天,怎么也不会让辽国这么顺利就攻陷的。”后晋时期,贝州并不是那种随处可见的普通城池,而是粮储重镇;同时,贝州东南边又紧邻永济渠,又是一个水陆要道。
粮草重地,挨着永济渠,这样的配置,明明就该是一个军事要镇、能够抵抗外敌不短时间的存在,而且,若是情况有利,其他地方还能通过永济渠来支援贝州。
可惜了!都怪那个自开城门的叛徒!果然是骄横难制、狂悖无礼,王令温当时罢免他罢免对了。
“没事儿爹爹,这些人想来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赵德昭安慰赵匡胤,“虽然这个邵珂没了音讯,但杨光远可是被处置了,还是被他自己家的人卖掉的。”
虽然说杨家这些人的举动应该叫做迷途知返,尚有廉耻之心、知道悔过,不过既然是说杨光远的下场,那也确实是杨家人卖掉了他。
赵匡胤点头,算是接受了赵德昭的安慰,旋即又道:“这个恒州……当时是谁镇守来着?是不是杜重威?”
辽朝,会同元年。
耶律德光看着就勾起嘴角:“果然,善待汉臣,并且和中原有意之人保持联系是对的。”不然的话,哪来这么多愿意向他大辽投效的人呢?虽然其中不少人主要还是因为内部斗争失败或者不占优势才向他寻求帮助的。
但是,说到底,谁让石重贵居然觉得自己翅膀硬了、连约定都不愿意遵守了?
更关键的是,谁让这后晋自己内部实在是不干净且一盘散沙、一片混乱,到处都是漏洞?不然,在石敬瑭出现之前,他大辽难道没有打过中原的注意?不过是找不到足够的漏洞和机会罢了。就像后唐李嗣源还在的时候,大辽不过是在边境上小规模试探交锋而已。
耶律德光觉得,自己也不能一直被动等待这样的天降大礼包,还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力度主动派人去后晋寻摸合适的人选,再对对方进行诱导、劝说。
毕竟,愿意为大辽效力的人,永远不嫌多!特别是这种说不定哪一天就能够发挥出大效果的人。
无独有偶,后世辽朝和宋朝的皇帝们也纷纷打算加强对宋国/辽国情报的刺探——毕竟,在大宋建立后,宋辽之间的情报探查、间谍潜入已经可以算作一种日常了。
【契丹一路南下的战报不断传来,初九,后晋中央终于基本做好了抵抗契丹的大部分准备,于是石重贵诏令,决定于十三日御驾北征。】
【而东京,也就是开封府、汴京的一切事宜暂且委托给前邠州(陕西彬县)节度使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