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心来的耶律察割开始不时抱怨耶律屋质,耶律屋质并不在乎,但很快他又发现了耶律察割的问题,于是再一次提醒耶律阮要处理耶律察割。】
【但是,耶律阮的回答是什么呢?“察割舍父事我,可保无他”。耶律察割为了侍奉我,都没有管他的父亲,因此可以保证他的忠心不二。】
【耶律屋质辩驳:“察割于父既不孝,于君安能忠!”】
【但是耶律阮并没有采纳耶律屋质的建议,相反,在天禄四年,还将耶律察割留下来侍奉自己。】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对于耶律屋质的辩驳还是较为赞同的——并不是说于父不孝之人一定不会忠君,但是是否孝顺父母显然是一个筛选臣子的最简单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多半时间还是很有作用的。
小主,
更多情况下,一个能够孝顺父母的人,更能够忠于君王。这样的人更会更认同一个王朝所施行的思想政治体系,他属于框架之内,如此一来,破掉框架的可能性就会远低于那些连最基本的孝顺都不能达成的人。
而谋反叛乱弑君,显然是破掉框架的最大表现。
“但耶律阮,这个辽世宗的最大问题并不是耶律察割是否孝顺父亲,”刘恒对刘启教诲道,“而是他作为皇帝,不能有识人之能,不能及时察觉到自己身边的危险。作为一个并非傀儡的君主,却连自己本身的安全都无法保障。”
忠与孝是一回事,耶律阮不能明辨是非,就是他作为皇帝的巨大失职。
刘启若有所思地点头应下了父亲的教导。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对于耶律屋质的话非常赞同,这正和他在大宋举国推广的孝道文化极为相合。
他坚定道:“厚人伦者莫大于孝慈,正家道者无先于敦睦。而《孝经》孝治天下,乃群经之首。”
大宋在混乱的五代十国建立王朝,正是应该统一国内思想,用统一的思想来稳固统治,强化朝廷的力量。而要达成稳固统治的效果,什么思想会比儒家的思想更合适呢?儒家的思想中,又有什么比“孝”更容易让百姓接受、深入人心、达成共识、并易于官府评判呢?
当然,即使“孝”很容易就能够在百姓中流传,且易于官府加之评判,但想要借此更好地加强官府权力,也要出台一些号召和惩处政策,先前,赵匡胤就下发过相关诏令:“川陕诸州察民有父母而别籍异财者,论死” “荆楚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得别籍异居”。
赵匡胤又看向在场的赵光美、赵德昭、赵德芳几人:“大宋以孝治天下,尔等须得以身作则,为天下百姓充当榜样。”
赵光美等人纷纷正色行礼,郑重应是。
-
而后来的宋朝君臣们,包括北宋与南宋,更是对耶律屋质的话大力赞同:孝道,如此重要,一个人连孝都做不好,怎么可能还能指望他忠君?
他们大宋可是为了孝顺父母,子孙们都能够割肉疗亲!只有这样的孝子贤孙,才能称得上是正面榜样。
而南宋君臣们则更是有一番说法:靖康之变,志士投袂,起而勤王,临难不屈,所在有之——这正是因为大宋推崇孝道,孝与忠相结合,才能有如此多的忠于大宋的仁人志士啊!
【天禄五年正月初一,中原地区,郭威自立,国号为周。刘崇亦在太原自立为帝,建立了北汉。】
【六月初一,因为后周的威胁,刘崇向耶律阮求援,自请为侄,并请耶律阮册封自己。】
【耶律阮最终答应了刘崇的请求,先册封了他,随后开始商讨出兵的计划。】
【在九月正式出兵前,还有一个插曲:七月份,耶律阮到了太液谷消暑,呆了三天,耶律察割在此期间就曾经试图发起叛乱,但没能成功——而耶律阮还是并没有任何察觉。】
【九月初一,耶律阮亲自领兵南下,也迎来了他人生的终点,辽朝第三代帝王的统治终点。】
辽朝,会同元年。
耶律德光不可置信:“才五年而已!”才登上皇位不过五年,你居然就打出了结束?还是因为自己的用人不察,识人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