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制官岳飞、刘纲带兵进入广德军,后来在广德军阻击了几波金军后退守宜兴;朝请郎刘晏带着赤心军前往常州(江苏武进);后军扈成带着自己所管的士卒军队走向了金坛;准备将戚方则打算从金坛前往镇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这种环境下,其实杜充手下的兵马基本上就是全数崩溃了,完全没有与金军作战的能力,更没有与金军作战的意图。】
【而这时候,受到杜充节制的另一员大将、位于镇江的浙西制置使韩世忠也听闻了建康失陷的消息。对此,他没有打算前往,而是将自己储备下的所有物资都装到了海船上面,随后焚毁城郭,带兵坐船前往江阴军。】
【自此,长江防线全数崩溃。】
辽朝,统和年间。
耶律隆绪等人看着宋朝在长江一带的将领纷纷各找出路、不战而走,大开眼界。
“虽然金军此时确实士气正隆,又多为精锐,但是这不意味着宋军不能与之作战啊。”耶律隆绪道,他有过亲征的经历,平日里辽军作战的次数更是数不胜数,因而他对于军事也有一番心得。
“只要利用好地利,安排好各路兵马的作战方略,又加之金军正在渡江,不说怎样击败金军,起码能够将他们再次拦在长江南岸之外。”可是宋国的将领怎么就一个个都跑了?
不说宋军的作战能力有多少,但显然作战意志是分毫没有。而没有作战意志,是一件比作战能力低下更为可怕的事情。
还是说,宋军此时的兵力人数和金军相差竟有如此之大?
萧绰同样觉得开了一番眼界:“别的将领也就罢了,韩世忠为什么同样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说起来,另一个受到杜充节制的刘光世在第一时间也是选择了避战。”
这是有什么特殊缘故在吗?
明朝,洪武年间。
一群皇子也正聊起来这个问题。
朱樉道:“据说除去对于局势的判断之外,还是因为杜充——好像说大部分将领都受不了杜充制约将领时使用的残暴手段,韩世忠和刘光世也不例外,于是干脆不战而走了。”
若此事为真,那也能算是杜充最后没敢如上次一般南下,而是北上的原因之一。
【而在十一月二十五,赵构收到了长江防线尽数溃败,杜充也已经遁走的消息。】
【当时,赵构从越州(浙江绍兴)出发,到达了钱清镇(绍兴西北)。听到消息的赵构是有在思考是否应当回程支援宋军抵抗金军的。】
【他向吕颐浩寻求建议,吕颐浩并不觉得皇帝此时应当回到浙西地区,他对宋军此时的战斗力并不看好,认为皇帝如果真的就这么回去,完全就是平白送给了金军。】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建议:登海舟。】
【金军以骑兵取胜,而皇帝百官若是从陆路前行,在山脉纵横、地势险要的地方怎么能讨得了好?这个担忧并非无的放矢。上一次完颜宗翰等指挥金军南下之时,不就特特分出一支精锐骑兵直奔扬州而来了吗。】
【既然如此,不如到一个金军不能发挥骑兵优势的地方,也就是海上。况且浙江地区气候较热,金军多半不能久留,到那时,他们撤军,我等自然也能够还师浙江。】
【赵构最后同意了吕颐浩的建议,毕竟他也非常爱惜自己的性命,也对宋军此时的战斗力并不抱有太大希望。】
【怎么说呢,有些事不上秤没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打不住。】
【宋朝此时的战斗力就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