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迫近基辅

【拔都等人计划中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诺夫哥罗德公国。这是一个非常理所当然的目标。】

【但是最终,蒙古军队却没有向这里发动进攻。】

【拔都等人带兵向诺夫哥罗德公国进发后,行至距离城池百数十里时,选择了退兵。因为此时已是春季,这里沉积了一整个冬日的雪开始消融,道路泥泞,难以前进。】

【很难说如果拔都等人坚持要进军诺夫哥罗德公国的话,这样的道路能够对蒙古军队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个选择也并不算错。】

【毕竟,斡罗斯的冬天,下雪的冬天,开始化雪的初春,这些自然环境的威力是巨大的,也是斡罗斯、俄罗斯自身所具有的绝佳的帮手。】

【这一自然条件在日后的多个战争中都帮助了俄罗斯,也坑掉了许多个尝试向此进军的人。】

宋朝,开宝年间。

“这个自然条件确实不好,非常不好。”赵匡胤肯定道,又强调了一遍,“下雪就是灾难,足以让衣着粮草准备不够充分的军队瘫痪。而消雪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情,特别是斡罗斯能有这么多雪,这种地方行军就是个灾难。”

这种情况,蒙古军那样的骑兵都不好走,要是给了步兵,特别还是大宋这些有不少出身南方的步兵士卒们,那就只能说是纯粹的灾祸了。

这还是在各方面后勤准备都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若是在大宋国力不振,或者有人从中中饱私囊而又没有人及时揭发的话,那更是只能说是直接送命。

看看那金国最后的那一场大战,那不正是蒙古人借助了下雪、下连续大雪的天气条件,才把那些金国的大量士卒都坑了进去?那样冷的天气,金国的士卒直接连作战的能力都丧失掉了,兵器都举不起来,又缺衣少食、饥寒交迫,最终可不就大溃败了么。

“看来,对于蒙古人对寒冷气候的适应程度和忍耐程度,我们还得再往高调一调了。”赵光美叹息,原本在知道了蒙古人的起源地区和日常活动的地方之后,他们就知道这是一群能够忍受不太好的环境和条件,又能够骑马作战的家伙。

在看到他们攻打金国,同样的大雪天气金国士卒开始崩溃、而蒙古人没有多大影响的时候,赵光美几人就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了蒙古人的环境耐受,主要是对于寒冷环境;而窝阔台和拖雷等人不到夏天就返回北面去避暑,也是对于这一认知的佐证。

不过,斡罗斯诸部的这些战争,还是让赵光美发现,原本对于蒙古人的认识可能还是差了一点,他们对于寒冷气候的适应程度还要更高。

赵匡胤同样对此表示叹息:“这确实不是什么好消息。”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康熙对于俄罗斯的了解本来就不少,也因此清楚俄罗斯的气候环境;蒙古人耐寒也同样在他的认知范围内。因此,他对于这一段内容,更感兴趣的还是最后那几段。

看神迹的意思,在不知道哪一段时期中,俄罗斯发生了不小的战争?一场规模庞大、参与人数众多、影响力也非常大的战争?或者说,不止一场?

而在这一场或者这一些战争中,最少有一场,俄罗斯利用了自己的天气条件,让敌军战败,自己获得了胜利?或者说,俄罗斯自己有没有主动利用天气条件不好说,但是敌军却没能扛得住这样的天气,最终成为了战败的原因之一?

——那俄罗斯是什么时候遭遇的这一场或者许多场战争的,是现如今这个时候吗?

——与俄罗斯交战的是什么国家,欧洲的哪个或者哪几个?

——这对大清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吗?大清又有没有可能,从中获利?

【既然不打算进攻诺夫哥罗德公国了,那经过商议,拔都等人便决定准备休整。毕竟也打了不短的时间,人马都需要休息休息。】

【于是,蒙古军掉头,转趋西南,在大片草原上找了一块水草丰茂之地,休军屯牧。】

【在此期间,拔都还又派了将领哈丹、不里前去支援进攻郭尔在思科(科泽尔斯克)的蒙古军队,因为此地城坚且城主瓦西里防守坚决,攻打这里的蒙古军队已经战死四千余人,且有三个王公已经折在了这里。】

【哈丹、不里两人带兵前去后,又用了两个月,才攻下这一城池。】

【随后,蒙古军一边休整放牧,一边继续南移,扫荡剩余的各个势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奇卜察克的剩余部族,蒙古军与秋季再次扫平,部落酋长库滩向西北遁逃,带着四万帐逃到了匈牙利,剩余未能逃走的人则归附了蒙古大军,变成了仆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