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努尔哈赤

——不过,最关键的也还不是努尔哈赤和他的女真部族,而是大明当时的情况。

觉昌安和塔克世死的时候,已经是万历十一年了。

万历十一年,是什么时候?是那个庙号是“明神宗”的子孙在位的时候,也是大明的第十三任皇帝。

且不说神宗的这个庙号背后的隐喻了,就是神迹在前面明确列出来的关于万历年间的信息来看,万历年间的大明也已经不是什么好时候了。

军饷所需大量增长,且已经不是初始阶段。军户早已开始逃亡,空饷情况严重,军官增长情况也没有得到控制。

边关粮价也在不断上涨,到百年的时候翻了一番;而边关粮价上涨,固然有边关本身的独特性在其中,但也同样能够反映一下整个天下的粮食情况——不管这个情况是天灾还是人祸,亦或者两者兼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看到朝廷,大约早已经腐化,虽然说应当不至于出现皇帝已经被控制架空的局面,但是显然也早已不能那般如臂指使地控制任用整个朝堂。

这一点从军饷的花费就能看出来。

……努尔哈赤,如果放在他朱棣时期的大明,也就是一个需要考虑一下然后处理的隐患;但是放在那个时候的大明……

而且,女真的诸多部族大约都会在这个努尔哈赤的手底下联合起来;随后,又是那个太宗皇太极接过重担,更是发展壮大。

朱棣暗叹,就一个卫所制度来说,日后卫所制度变成了那副样子,确实有制度不够完善的原因,但是更抵不过的是,朝堂的腐朽荣华——在承平日久后,在达官显贵们过了几代的荣华生活和关系经营后,他们已经不能像是从前一样了。

而皇帝,本身养在宫中的皇子乃至日后的皇帝,就不可能再像是他们这一批开国时期的皇子皇孙;再加上个人能力的差距……他们也难以摆布干净日后的关系错综复杂、多方势力入场的朝堂。

再说回制度,朱棣这些年的经验可以让他肯定地断言:压根就没有什么永远完善的制度!

嗯,这也包括他爹制定下的其中一些……他现在已经发现其中有些不是十分妥当了……

只不过,还是那句话,到了那时候的皇帝,以及与之相对的朝堂,想要做出有效的改变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明朝的这一次军事行动是有一个合作对象的,这个女真部族的合作者,就是建州苏克苏浒部的图伦城的城主主尼堪外兰。】

【在尼堪外兰的引导和配合下,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带兵作战还算顺畅,最终,也成功攻下了阿台的古勒城。但是,在这之中,发生了一件不怎么妙的事情:觉昌安和塔克世被误杀于此战之中。】

【随后,在明朝的默许和配合下,尼堪外兰暂时成为了建州女真的新一任领头人。】

【而为了安抚努尔哈赤,明朝归还了他祖、父遗体,并给他“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

【由此,努尔哈赤算是有了一定的名义和身家,再加上他祖父和父亲遗留的财产,十三副铠甲,以及一些愿意追随于他的人,如额亦都等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定势力。】

【但是,努尔哈赤并不打算就这么咽下仇恨、接受招抚。】

【就在万历十一年,五月,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攻打尼堪外兰的图伦城,获得胜利,尼堪外兰弃城逃走。】

【随后,努尔哈赤就开始了统一建州女真各部的征战生涯。】

【从万历十二年(1584)开始,到万历十六年(1588),共五年的时间,他先后降服了董鄂部、浑河部、苏克苏浒部、哲陈部、完颜部的建州五大部,并且杀掉了尼堪外兰。】

【而在建州女真之外,努尔哈赤则极力表示友好态度,与海西女真暂时避免发生冲突,对蒙古、朝鲜则进行拉拢,以表亲睦,对明朝更是十分恭顺,“遣使通好,岁以金币聘问”,并多次亲自前往京城朝贡,以此尽可能地获得明朝的信任。】

【万历十七年(1589),授他为都督佥事,十九年(1591)升为左都督,还不乏有人认为他“保塞有功”“忠顺学好,看边效力”。】

唐朝,贞观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