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系列操作使得自身力量增长的同时,皇太极对于明朝的进攻也一直在继续。】
【天聪元年,在征伐完朝鲜后,皇太极立刻就组织了一波对明朝边城宁远和锦州的进攻。】
【此时镇守辽东地区的辽东巡抚,是袁崇焕。他采用以辽人守辽土的作战方略,加固和扩建锦州、宁远及中左所、中前所、右屯、大凌河等关外诸城堡,调集兵马,充实粮饷,大兴屯田。
同时,共计募集了六万余士兵据守各城,袁崇焕本人坐镇宁远,平辽总兵赵率教镇守锦州。短时间内构成一道"宁锦防线"。】
【而扩大来看,宁锦防线是关宁锦防线的北段。明朝经过步步为营,渐渐推进,到了这时打造出了一条关-宁-锦防线,分南北两段,南段为关宁防线,长约一百公里,自山海关到宁远;北段就是宁锦防线。】
【不过,对于这条防线,主要是北段的宁锦防线,明朝朝中的看法并不统一。】
【天聪元年五月初六,皇太极因为收到明军在锦州、大凌河城和小凌河城筑城屯田的消息,决定发兵攻打——毕竟,如果明军成功扎下脚跟来,将稳固的防线拓展至此,就不是后金希望看到的事情了。】
【后金出动的消息没有瞒住明朝,袁崇焕得到后金军过辽河的哨报后,立即让总兵满桂移驻前屯,总兵孙祖寿移驻山海关,总兵黑云龙移驻一片石(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
而在锦州方面,袁崇焕以副总兵左辅统金国奇为左翼,以副总兵朱梅为右翼,平辽总兵赵率教居中调度,贾胜领奇兵东西策应,此外,镇守太监纪用驻锦州。】
【五月十一日,后金大军分成了左、中、右三路——皇太极自率两黄旗和两白旗兵为中路,直趋大凌河城;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贝勒硕讬及总兵官、固山额真等,率两红旗和镶蓝旗的兵马为右翼,直趋锦州城;三贝勒莽古尔泰率正蓝旗的兵马为左翼,直取右屯卫。】
【而在这三个目标城池中,锦州已经修筑完毕,但大凌河城和右屯卫都没有修筑完成,因此,当地守军纷纷撤回锦州。】
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再次感受到了后世子孙不受自己控制的一面:“镇守太监纪用?”
大明居然还有了专门的镇守太监?在这样的重要防线、防守重镇之中……等等,天聪元年,这时候大明还是那个明熹宗的时候吧?
这个镇守太监,和中央的那个明熹宗的亲信宦官魏忠贤有没有什么关系?他是否和那什么阉党有所关联?
清朝,崇德年间。
皇太极再度看到袁崇焕等人,以及宁锦防线,或者说关宁锦防线,也不由心生一点慨叹之情。
到底也是自己,当年的整个大金在很长一段时间之中为之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想要攻克的防线,大金在这一条线上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就像是在神迹中的这一战中,大金确实没有获得成功,且损失了不少士卒和将领。
现如今,大金也不能说是完全克服了这条防线,尽管他已经尝试过许多次从其他地点突破关隘,随后进入明朝关内,一次次攻打明朝京畿等地的城池,消耗明朝的力量,动摇明朝内部的信心,并且从明朝内获得人口和物资;
但是,说到底,这样的绕路方案并不能够真正让如今的大清获得真正的最终胜利——或者说,这样的通过绕过关宁锦防线深入明朝腹地,更多的还是在对明朝的力量进行消耗,而不能实打实地断绝明朝的生机。
当然,以明朝现如今的情况,其本身就是在不断的消耗之中,但是……如果单单比着国力来进行消耗,很难讲后金最终能否耗得过明朝。
不是不能,但是时间一长,便说不定会有一些意外事件发生。
不过,明朝内部的情况,就是大清最大的机遇。关宁锦防线虽好,但也实打实地需要一个充足的国力在后方支撑,而明朝的国力,国库……早就已经算得上是疲惫不堪了。
【五月十二日,皇太极正式发令开始攻城,也就是锦州城。】
【但是鉴于锦州城的修筑、袁崇焕的调度、以及守城明军的坚决作战,后金一方一时难以攻克,且受损不小,最终后退五里扎营,而皇太极则是派人回去调兵前来支援。】
【接着,皇太极一面数次尝试派人劝降,一面等待援兵到来,一面进行了又一次的攻城尝试,同时,收缩对锦州城的包围圈。】
【而锦州城守军则坚决闭城,毫不理会皇太极的招降和其他动作,只是守住城池。】
汉朝,元狩年间。
刘彻看出来了:“这皇太极是想要引得宁远等地的明军前来救援锦州吧?”一边说,他一边看向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