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样剧烈的变动,对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大唐的世家大族,当然都有自己的商业、有依附于自己的商贾、有自己的商贸渠道,但这不代表他们非常重视这些事务,也不意味着他们会乐意见到商贾之事、商人的地位大规模提升——即使他们本身也有着自己的商贸渠道。
大家都是以土地为本的,怎么能够抛弃土地,跑去干什么商贾之事呢?
即使是商人,有钱了除了扩大自己的事业,基本上也都要买田置地,为家族积累一些根本基业啊!
一旦朝廷国家的重心转向商贸,即使愿意带上那些大臣们,也意味着他们原本的资产会产生缩减,还有可能出现不能在新的环境中抓住机会、变得衰落的风险;此外,除了这些能够上朝,能够将自己家族的意愿传达至皇帝耳中的大家族外,全国上下,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地主、多少大大小小的家族?
这些土地拥有者,就是一个王朝的得以维持统治的根基。
——虽然百姓是基础,百姓是水君王是舟不假,但是……君王也同样不能脱离了这些家族和土地拥有者啊。
李世民看了看自己的大臣们的面色,果然从大家都非常平静的面容中,还是窥见了那么一星半点的犹疑。
【是的,英国将自己的目光转向清朝的根本原因在于,英国自身不断发展、内部利益获取的需求。】
【在清朝开始进行“通商管制”的通商方式后,也就是设立几个通商口岸、在其他地方禁止通商之后,外部的商人的来往交易就必须在清朝的监管之下;而在乾隆进一步缩减通商口岸,只留下了广州一处之后,外部商人的活动范围就更小了。】
【而清朝的经济模式是什么样的?是一个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延续下来的,小农经济模式。换句话来说,就是自给自足,自己就能够完成经济内循环,并不一定需要外部国家或者经济的介入。】
【也因此,清朝内部,对于外国商品的需求量并不那么高;最起码,是与英国等国家对清朝的商品需求是不对等的。如,清朝生产出来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在欧洲各国的市场中都非常受欢迎,但英国出口的羊毛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能收获太多的利益,清朝的市场并不怎么消费这些商品。】
【这样的不对等,造就的结果就是巨大的贸易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