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时候,莺莺国本土方面也在进行着动作——撤军。】
【被特意撤离的军队并不只是指此次前来发动进攻的联军,还包括了其他军队。首先是联军,因为认为条约已经签订,央洲朝廷也已经与莺莺国达成和平,同时,太上天平国的那些信件也表明了对方没有敌意,因此,莺莺国本土判断,央洲不需要驻扎太多的军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联军开始撤离,等到十年年底,除了已经完全退回国内的一半以外,剩下的军队也基本上都退到了馨屿,只剩下四千余人依旧驻扎在沽市一带,这主要是为了督促央洲赔款。】
【不过,尽管撤离的人数已经不少,但是莺莺国内部还是有人对此感到不满。他们认为,在央洲维持这四千余人的军队所要花费的成本太高了,高到央洲朝廷给出的赔款中有绝大部分都要花费在这支驻军身上——布鲁斯也觉得可以再撤走一些人,比如,现在在申县的一千余莺莺国军队,就没有留这么多人的必要。】
【当然,最后,这些莺莺国留在央洲的军队,也还是发挥了不少作用。】
【而对于太上天平国而言,虽然在对申县的态度上达成一致,但是申县那边莺莺国等国家的态度却依旧并不符合他们的意愿;同时,潇军对于古皖市的包围依旧在持续。】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看着潇军的动向,从徽国省一路进军,先是攻克了小湖,又是攻克了明山,接着就开始包围古皖市:“这是趁着太上天平国在应对两江大营的进攻、又刚刚发生了混乱,无暇西顾……不过,太上天平国确实是有点大意了。”
当然,说到根本,还是因为太上天平国之前的那一场混乱着实伤筋动骨——人伤筋动骨了还要休养一百天,更遑论太上天平国这么一个力量了。
不过一定要说的话,那确实还是古皖市这边的守军没有及时注意到鄫城生以及他的潇军的动向,没有能够提前进行一些阻击或者干扰。此时,潇军已经兵临城下,并且完成了包围圈的布置,此时古皖市再想要做出什么动作,就相当困难了。
毕竟,古皖市这个地理位置对于太上天平国而言分外重要,这是太上天平国在西线的重要屏障,也应该同时还是粮食的产地,这样的一个地方,守军再怎么注意都不为过。
赵光美也有些咂舌:“所以,李文寿和陈藤丕他们为什么能够失约?”
按理来说,李文寿也好,陈藤丕也罢,这两人在如今的太上天平国已经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了,同时,这两人也有着大量的战争经验,并不是那种毫无经验、同时也没有什么朝政见解的毛头小子。他们怎么会不知道古皖市对于太上天平国的重要性?又怎么会不知道,对于军队而言,按期进展、按照计划行事的重要性?
在明白古皖市的重要性的情况下,在所有人已经制定好了作战计划,要围魏救赵——通过进攻湘北省的重要地区,来给潇军施加压力,迫使围攻古皖市的潇军撤退……而执行这个任务的军队,共有五支,还都是从之前的战场上专门调集过来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藤丕和李文寿两人,怎么就会突然失期未到,没能依照作战计划行事呢?
要知道,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机会,特别是在这种围城和解围的作战之中。只要解围的时间早一天,那被围困的城池的压力就小一点,士气就高一点,前来解围的援军面临的困难就小一点——时间越短,围城的军队进行的各种布置就越薄弱、越不完全;而时间越长,围城的军队的各种布置也越发坚固、越加完善。
等到时间拖得一长,想要解围成功所要面临的难度,就要比之前高出不知多少。更不要说一旦迟迟不能解围,那被围困的城池迟早会弹尽粮绝。
李文寿和陈藤丕这两个主要将领,这两个曾经率军进攻央洲朝廷的两江大营的将领,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事情?所以……究竟这两路军队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