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也是,以陛下您的睿智,定然不会做如此不智之举。”
这话说的夏桀也是有些奇怪,如此情况之下将夏青萱召入宫中确实有些不妥,倒不至于像卫夭夭说的那般严重,于是乎他便是直接问了出来。
“皇后此言何意?”
“陛下您看,如今靖边侯虽然不在了,但夏家的倚仗可还没有倒,臣妾虽不曾亲眼见过,但那两位少年将军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了。”
“武烈侯的勇武狠厉想必京城中的大小官员在近几个月深有领教,其在武关的表现更是有目共睹,就连那些蛮子都是对其称赞有加。”
“至于文宣侯就更不用说了,单单齐州一事便已经是名动天下,在武关以及抓捕逆贼这些方面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出类拔萃。”
“如此人杰,试问如今的大夏谁能比拟,更最重要的是,此二人还未及弱冠。”
“夏家姑娘有这样的兄长,入宫后怕是对朝局不利。”
此刻夏桀也是猛然明白了过来。
经历了两百年的发展,大夏的朝堂如今可谓是文武分明,旗鼓相当,前几年文臣隐隐占了优势,但随着近年来战事增多,武将变得更重要一些,所以形式有所变化。
而在后宫之中也是如此。
卫夭夭是卫寒山的孙女,背后站着的自然是镇国公一脉的支持者,如今其更是身怀六甲,若是产下皇子那武将会进一步做大,所以文臣必然会在其他的妃子身上做文章,就算不能改变皇家传承,至少也得让未来的太子认识到文臣的重要性从而重用他们。
但若是再加一个卫夭夭,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若夏桀真是这个时候纳夏青萱为妃,朝臣必然明白皇帝的宠爱程度,外加上那两个不到二十的军功侯爷,又一个卫夭夭就出现了。
文臣绝对容忍不了这样的情景出现,所以夏桀真想这么做的话,定然引起巨大的动荡。
“夭夭不愧是女中智者啊,今日一席话如拨云见日,朕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