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国公要出征,小臣特地让人准备了些酒水,为诸位将士饯行,愿国公此去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德兴县,郭洺带着四万兵马,在城内休整一夜,补充了些许粮草后,翌日清晨,便准备拔营西进,继续追击朱元璋。
县令汪广洋闻讯,连忙带着一众下属,提前准备好酒肉蔬食,来到城门口为大军送行。
“汪县令,本国公与你虽素昧平生,然而却是一见如故,昨日与你小坐谈讌,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人,做个小小的县令,实在太屈才了。”
“正好上个月,本国公的大军刚刚扫平福建,需要安排一个心腹,出任福建平章政事,总领当地的军民要务,我看你就很合适。”
城门下,眼看汪广洋如此会来事,郭洺心中亦很受用。
鉴于汪广洋在历史上也算个人物,郭洺想了想,直接翻身下马,让人取来笔墨纸砚,随后大手一挥,快速写下一封诏令,递向对方,笑着道:
“你拿着本国公的诏令,到金陵找中书省平章李善长,补个告身,即日便到福州,出任平章政事。”
先前留在福建的蓝玉,除了被郭洺封为总兵之外,还被委任为福建参知政事,节制各路州县之兵权。
如今再把汪广洋这个文官封过去做平章政事,正好能和蓝玉互相制衡。
“国公如此器重,微臣实在无以为报,今后就是粉身碎骨、呕心沥血,也要替国公经营好八闽之地,三年之内,臣一定让福建各地风调雨顺,河晏海清,叫那些百姓,人人称颂国公的恩德。”
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骤然升任从一品的平章政事,这速度,简直和一步登天没什么两样了。
眼看郭洺如此重用自己,汪广洋顿觉脑门发热、气血上涌,双手接过诏令,激动得连说话的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
郭洺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鼓励道:“好好干,某家相信你的本事,你若能把福建治理得好了,将来就是让你去金陵做中书省平章,也不是没有机会。”
汪广洋在元朝那边虽中过进士,做过官,但苦于官场上没有门路,一直没能够飞黄腾达。听到郭洺这番话,越发生出一种被伯乐赏识的感觉,鼻头一酸,差点没落下泪来。
一面磕头,一面连声道:“臣遵命。”
郭洺微微颔首,没有再耽搁时间,立刻统领大军启程,继续向西行进。
当日正午。
四万郭家军绕过乐平、余干二县,沿途征用了大量的民船,沿着信江南下,行至安仁以北十数里处时,锦衣卫的探子,忽然给吴弛带来一条好消息,说是发现了朱元璋的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