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之后,韩宜可就在无数百姓惊骇无比的目光之中,驾着马车来到了皇城门口。
值守的将士看着这一幕,也是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可还不等值守将士开口,韩宜可就出示了,他们不论多么好奇,都不能开口多问的圣旨。
值守将士放行之后,就瞪着铜铃大眼,看着韩宜可和一个囚犯,迈着同样的步伐,一同往奉天殿而去。
而此刻的奉天殿外,
朱元璋正坐于殿前大广场的高台龙椅之上。
今日的早朝,之所以不在殿内召开,是因为今日早朝,是特别为柳卫华准备的大朝会。
朱元璋自建国以来,就规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是这样的大朝会。
不论是三公九卿,还是五府六部,不论是督察院,还是大理寺,哪怕是如钦天监和太医院等机构的杂职官员,都会按照规定参加大朝会。
这几乎囊括所有在京官员的大朝会,根本就没办法在地盘有限的奉天殿里召开。
即便是这偌大的殿前广场,也不能让官员们站得太稀松了。
此刻的文武百官,一如昨日的小朝会一般,该怎么奏事,还怎么奏事。
只是不论是每天上朝的官员,还是只有大朝会才来的官员,都有一个小小的疑问。
别说是他们了,就连站在朱元璋的侧前方,看着这真正意义上的满朝文武的太子朱标,也是一头的雾水。
“爹到底是要干嘛?”
“怎么昨夜突然通知,今天要开大朝会?”
即便这些话只是朱标的心中所想,朱元璋也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不仅知道朱标的心中所想,他还知道这满朝文武都和朱标一样,有此疑问。
朱元璋对此并不理会,他只是专注于百官奏事的同时,还时不时的往奉天门的方向看上一眼。
也就在朱元璋刚准备再次抬眼,看向奉天门的方向之时,值守在外围的将士,突然就齐声高呼了起来。
“启奏陛下,”
“监察御史,韩宜可,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