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脸红了,“哟,这个违法了?我不知道!那我把录像带还给博年!”
小志和卓玲连忙说没事,叫老高不要责怪父亲。老爷说的录像带是一张光碟。
“博年只有小曼这么一个女儿,宝贝着呢,小曼小时候又漂亮又可爱,精精灵灵的,高考之后突然就不正常了,当时诊断是青春期臆症,可这也四十了吧,青春期还没过去?博年为了让她有个营生,分分心,没到退休年龄就办了停薪留职,开了个书屋,我还去过那里。博年是个大好人,与世无争,很有才华,为女儿操碎了心……”
老高急忙阻拦他,“爸,说这些已经超出邮差的职责了!”
小志和卓玲回到家中,本想等女儿睡了再看那张光碟。但给草莓洗完澡之后,他们有点迫不及待地想揭晓悬念。当碟片插进DVD里,音乐响起,是卓玲听过一遍又一遍的《镜中的安娜》,这是小志最喜欢的一首吉它曲,记得女儿才出生几天,他就让女儿趴在吉它上,弹奏这首曲子。片名《曼儿小笺》。一张张女孩的照片,从黑白到彩色,从婴儿到成年。正如高老爷子说的那样,沈曼小时候是个漂亮可爱的女孩。紧接画面进入黑白,画质模糊无声,监控器视角。突然,一个年轻端正的面孔特写,他明显是在寻找什么,然后他拿起一本漫画书,脸上露出微微的惊喜……
大团大团的泪珠从小志的眼中滚落。卓玲也跟着默默流起泪来。草莓看出父母不对劲,大声地哭了起来。她已经九个月了,能清晰地叫爸爸妈妈,她第一时间去拥抱小志。小志抱起女儿,不让她看到自己的脸。
屏幕上那个突如其来的面孔是李维仁。虽然卓玲从来没见过他,但透过模糊的影像,她一眼就认出了。
录像带只有只有十二分钟十四秒。沈博年用字幕解释了这张碟的由来:沈曼对李维仁一见钟情,维仁来借书还书的日子是她的节日。为了留住他的更多影像,沈曼特地增加了书屋监控r探头的数量,并将其中维仁的镜头全部剪辑出来。而那一天,她发现在一本漫画书里夹着的维仁的一张底片,便误以为那是维仁在向她示爱,她开始等待……然而,等来的是维仁的死讯。之后的数年,她一直活在李维仁遗孀的身份里。为了配合女儿的幻想,他同意她将名字改成李沈曼。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无论如何,她的爸爸都是个伟大的父亲。”小志看完碟后感叹道。做为一个女儿奴,他对沈博年开始有了共情。
将女儿哄入睡之后,小志一人在书房里待了很久,卓玲看着旁边空着的枕头,她不知道是该去安慰他还是任他一个人静静地流泪,但她知道,沈博年的策略应该奏效了。
果然,没过两天,小志就开始对还未开始的诉讼打起了退堂鼓。
“其实,我们也未必打得赢,沈曼有精神病史,而且,仅凭她的口供,没有找到过硬的犯罪证据和证人,很难给她定罪。”
卓玲有点恼火,“什么叫很难定罪?沈曼自己都承认犯罪了!”
“她可以翻供啊,说警察严刑逼供。”
“律师不是找到一些证据了吗?狗狗中毒那天,用陈小青名注册的电话号码和沈曼的电话号码的轨迹完全重合,而且收赃的店主也承认了!”
小志说,“那都是间接证据。”
“那非得抓现形才叫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