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小和尚,要不要加入我这,自在佛教啊

“哈哈,我就知道你这牛鼻道士,会来这套,我来。”

公孙羊哈哈大笑。

道与佛,争战不休。

儒与道,那亦是争战不休。

儒家,对于道家之理解,有时候,可真不比道家本身弱。

“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公孙羊款款而谈,其口诵莲花,周身不断有青光浮现。

最后,青光汇聚,凝聚为一朵无根无茎,无叶无荣的莲花道像,浮沉于其头顶。

“不够。”

清虚子微微摇头,表示并不满意。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可谓之道。”公孙羊再答。

“不够。”

清虚子又微微摇头,还是不满意。

公孙羊见此,倒是有些怒了,他再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此为道乎?”

此言一出。

天地骤起清风,无数鲜花、草木之异象,在众人四周生长,绽放。

此言,出自老子: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小主,

公孙羊,只是在道家典籍之残篇中。

看到过这一句的只言片语。

如今,用出来,看这牛鼻道士,还摇不摇头。

清虚子这一次,果然没有直接摇头,而是微微一顿。

许久,方才摇头道:“此为上古先贤圣人之道,非是你道,不行。”

嘶~

此言一出,公孙羊倒是怒了。

他觉得,他说的没任何毛病啊。

这牛鼻道士,必是找茬。

嗡!嗡!嗡!

此时,辩论之剑,再颤。

“冷静,冷静啊。”

顾墨连忙相劝,并且拉住公孙羊准备撸袖子开干的衣襟,一脸的无奈。

清虚子,这次反而淡定非常。

他如今,巴不得公孙羊出“辩论”剑。

如此他能少些煎熬。

其实,他一直在暗中观察着顾墨的表情。

可不管他与公孙羊如何论,其都是一副懒洋洋的模样,似乎很是不感兴趣。

是自信?

还是真就无所谓?

清虚子,觉得应该是前者。

“你上,给我辩死这牛鼻道士。”公孙羊气呼呼的说道。

“行,行,行。”

顾墨苦笑。

不过好在,劝住这没有辩品的家伙了。

“和尚,你不参与一番了吗?”顾墨朝着羽翀和尚说道。

羽翀和尚双手合十,结佛印于暗中运转着佛力,修复伤势。

闻言。

羽翀和尚轻轻道了声佛号:“阿弥陀佛,小施主若是能胜清虚子,那小僧直接甘拜下风。可若不还能胜,那当有第三局。”

听着羽翀和尚的话。

顾墨无所谓的摊了摊手,既然这般,那就结束吧。

“你问,何为道。”

“我便答,道可道。”

顾墨的话语落,天地忽现无数青莲花朵,这一刻,到处都是道音,到处都是道光。

“不够。”

清虚子目光微凝,他一声不够,随后以手结道印,展现自己的道果。

其道,为“清风”。

天地间,有一缕清风徐徐,吹散无数的青莲花朵。

顾墨一句道可道,带来的异象,尽数消散。

这家伙。

比羽翀和尚,要聪明。

他直接拿出他的“真君道果”,借此论道。

既然,论题为“何为道”。

可大道万千。

道亦有万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

你说你的道,我说的我道。

可孰强孰弱呢?

那就用“道”来比。

清虚子修的乃“清风之道”,结出四境真君道果。

正所谓:

道踪飘渺,无人得见,滚滚红尘,何人不欲长生。道,有之,无之?纵然大道无情,又岂能挡住众生不度轮回之愿。

登浩瀚云海,临九幽之地,或问道求长生,或逍遥于天地。何谓长生?何谓成道?不过天地之间,一缕清风。

“不差。”

顾墨不由赞了一句。

道家修行。

讲究无为、清静、寡欲、无争、坐忘、九守。

清虚子,修道有成,主在“清”字,因此亦道号:清虚子。

顾墨自天书中,侥幸得到《太平经·卷一》,并从中悟出“撒豆成兵”等等神通宝术。

可是修道,他只是刚刚入门,也只得其中一点的皮毛。

就这点粗浅道行,怎么跟其比拼。

不过没关系。

吾有儒道,可着书一篇《道德经》。

顾墨裂开嘴,这一刻他的笑容极其灿烂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