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意外成功(卷10 有限扩张 6)

赵德欣也知道,“还是要让本地人唱主角,咱们只能辅助他们。”另外一个人问,“你发动的那些人中间,有没有合适的人?”

赵德欣回答,“我观察了一段,有个叫赵乾的,算是我这里最有想法的。”

另外一人说,“那就培养呀。还有一段时间,如果能培养出来一个人,咱们这任务就算完成了。”

赵德欣咬咬牙,这也是赶鸭子上架,他原本想推赵付海,看看赵付海太冲动,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现在只能推这个才十九岁的赵乾。

回到住处,他先是开了个会,将组员打乱,赵乾、赵坤和代峰在自己这半边,赵付海带着另外三人,然后任命赵乾当副组长,协助自己管理这三个人。

接下来是跟赵乾谈话,单独指导他,如何用好组里这几个人,回村发动群众。然后又和赵付海单独谈话,叫他多帮帮赵乾,这小子能成事,现在多帮他,以后有好处。

赵付海没想太多,当即答应下来。

接下来,赵乾带着赵坤和代峰一大早出城,回到他们赵村。赵德欣他们,仍然四处收集信息,晚上汇总,再秘密送到城外。

几天后,赵乾还真搞出点小局面,发动了几十人,直接要到城中去击鸣冤鼓,带着几十人就要闯进县衙,路上还又拉到队伍里不少看热闹的,到县衙的时候,队伍已经有了几百人,还有人陆续往县衙赶。

这赵乾还真有点小人才,县令在上面发威,他在下面也不怵,和县令硬刚,县令当即就要打杀威棒,赵乾说,“怪不得这连山县如此荒唐,要想讲个道理,就要先挨一顿棍棒。”

下面看热闹的赵坤也在喊,“这狗官,除了上刑就没有别的本事了吗?”

台上县令十分气愤,来到这连山县,还没有被小百姓如此抢白过,就下令把看热闹的百姓全部赶远点,衙役提着水火棒就要打人,百姓往后就退,人群中却出来几人,手中提着白蜡杆,架住衙役,这几人似乎还有些功夫,转眼上来的衙役就被打翻在地。

其他衙役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一群人拥过来,衙役们看事不对,纷纷扔掉水火棒,转身就跑,县令却没有跑掉,被人抓了过来,不知是谁,在后面一棍打在他脑袋上,就把他打晕过去。

从县令开始审案,到被打晕,事情变化太快,连30分钟都不到,百姓看县令被打,也知道怕了,四散逃走。

又不长时间,县尉和其他几个县里管事的,都被抓了过来,赵乾当他们的面宣布,这个县反了,要投奔大汉,让他们自己决定,是跟着当大汉的官,还是去当金狼的官,几人看这架势,都纷纷表示要投奔大汉,赵乾一看事情弄拧了,又解释了一遍,说如果不想降汉,他可以送他们到城门口,几人越发不敢。

县尉表示,愿意将城中驻军招降,作为投名状。赵乾说,他们最好降了,如果不降,城中已有数千汉军,必让他们灰飞烟灭。

县尉急忙表示肯定会降,赵乾让赵坤几人跟着县尉,一起去受降。

这次造反,从结果上看,是成功了,但事后总结,处处都是问题,成功完全是一系列意外促成的,各环节之间的配合,或者说根本没有配合,每个关键点都需要检讨。在后方主持此事的戚严,看到送回来的报告,也气得笑了,如此“儿戏的成功”。

除了连山,还有好五个县也在进行类似的活动,戚严将派到各县的人召回,认真分析了连山成功和失误的地方,其他人有了连山的经验,也更有干劲了,但其他几个县,因为连山的教训,都开始城中大捕,看有没有类似的人潜入到他们县中。

连山的善后工作还有很多,以大汉名义贴出安民告示,对原有驻军的整编,对困难百姓的救济,这些都不是赵乾能干的事。几天后,连山的行政团队到位,驻军也有大汉军来接收。

赵乾没有在县里任职,行政团队到位后,他就被赵德欣送到盐州,接受进一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