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吴总的烦恼(卷13 成长的烦恼 24)

新任命的皖徽省主席吴文玉,到任已经快两个月了,一直没有发布像样的政令,她心中也很着急。

一是这个政务队伍她还不熟悉,只能在日常工作中熟悉,再就是和其他人到一个新地方的问题都一样,很难掌握下面的权力,好一点的政策能在城中执行,不好的,在城中都要打个折扣。

这段时间,吴文玉的主要工作就签批“同意”,花了不少钱,大部分报上来的费用,她都很认真地看了,不管心中同意还是不同意,笔下都签了同意。

她还外出了几次,每次出去,卫队都有些抱怨,当然这些都算是调研,比如,她去肥州了两次,到农村去了两次,还到其他县里了一次。

吴文玉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参考,就是王丽的工作笔记,这段时间她一直在读王丽刚到盐州时的工作,有哪些相同的情况,哪些可以学习的政策。

区别最大的有两点,盐州的安全形势远不如肥州,肥州如今虽然治安不好,军队不足,但需要对付的都是几十人,多至百十人,战力低下,组织不严的山贼水匪,他们的威胁,更多的在理论上,盐州当时可是要随时面对数万有攻城能力的金狼正规军的威胁。

所以从用兵上,盐州一开始就布置了十多个连,而只是为了守住一个州城,如今皖徽省十几倍于盐州之地,却只有三十几个连驻守,甚至只在几个关键位置设了大营,每营驻守有三五个连,真正的县城,甚至只有一个排的正规军。

除了安全形势不同,第二个区别是地盘,一省之地,要操心的地方太多,自己这里光是州长就有6个,县长更有45个之多。

随意又翻看王丽的笔记,看到盐州在教育方面巨大的投入,她不禁摇摇头,“弄不来这么多老师”,如果只在肥州办学,力度还可以比盐州更大,但把这些老师撒到全省,数量就太少了。

和盐州政策对比了许久,吴文玉定下了几句话,“抓农业取得农村管理权,办工业改造人群思想,整治行业霸权回收经济权。”

写下这几句话后,她就感觉轻松了许多,不管怎样,这就是她最近一两年行动的“纲”,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纲来开展。她把这几句话又斟酌了一番,重新工整的写下来,叠起来塞进信封,叫自己的机要秘书发给张国庆。

在屋中跺了几步,她又拿起农业局的调研报告,看了第二遍,再看时,感觉这报告就有一个字:“缺”。

缺优质农具、缺优质种子,缺劳动力……体制也有问题,地主地租极高,比盐州那边还要高,最低是五成,高的甚至有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