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子檀有意子承父业,对李思玉提起的话题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自唐以来,鸟国与龙洲来往颇多,学了不少东西去。也有成为海寇集团,常常扰边的情况发生,这些年来负责临海地域的伏波将军每每奏请,朝廷也拨了许多军费。
但海寇猖獗,烦不胜烦,却难以一举歼灭。毕竟海上不比地上,受到的限制太多。一旦大宁海军出发,敌人化整为零,常常声势浩大出发,零星收获回港。
前朝有将军奉命去灭鸟国老窝,却几次被“神风”所阻,无功而返。现在大宁朝对他们的态度多是鼓励商业往来,抓到海寇严惩,这几年才消停了些。
“百邑人受胶州战事所苦,想要‘借’我大宁边境之地暂时安置臣民,你们怎么看?”
小皇帝不接两人的茬,忽然问出一句。谢子檀二人面面相觑。
李思玉试探着道:“胶州与交南争地盘,临近的百邑人多受其苦,若想借此机会投入我大宁朝,这地倒也借得。”
谢子檀却有不同意见:
“国土之事事关大宁朝威严,定当分毫必争,岂可说借就借。胶州与交南一字之差,交南人本是更外头的南州人迁入,也是借着避祸的由头,献出珍宝无数。胶州头人一时贪心,‘借’出一郡之地给南州逃民,结果呢?”
李思玉回过味来:
“结果南州逃民不过居住数年,百姓越聚越多,又经几代繁衍,拿出一本大巫秘令,就说这地千年前就是他们南州的,不算是‘借’,只算物归原主。“
“占了所借之地不说,还改名为‘交南’,打占据此复国。如今见胶州灾年,老头人新死,新头人还没站稳,发起战争要争回‘被胶州人占领的故国’。如今眼看胶州数地被南州人占领,便去占了百邑人的地方。”
谢子檀接话:“百邑人无力反抗,不求大宁借兵,反而要求‘借地暂居’,安的什么心还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