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巴州平乱

小主,

李治在一旁全神贯注地认真听着,待两位兄长说完,他也鼓起勇气说道:“父皇,儿臣也想为平叛之事出份力,可儿臣年幼无知,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但儿臣真心希望能帮上忙,不想只做一个旁观者。”

李世民看着李治那可爱又认真的模样,笑着说道:“稚奴,你如今的首要任务便是好好学习治国之道,如同海绵吸水一般,不断充实自己。待你学有所成,日后自会有用武之地,定能为大唐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承乾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主动请缨道:“父皇,儿臣愿前往巴、洋等州,亲自督查战后事宜,确保地方安稳,百姓能够尽快恢复生产生活,重拾往日的安宁与幸福。”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欣慰与期许,说道:“你有此心甚好,但此去山高路远,且局势复杂多变,定要小心谨慎,多听当地官员与百姓的意见,切不可独断专行。”

李承乾领命而去,踏上了前往巴州的漫漫路途。一路上,他看到沿途因战乱而略显破败的村庄,房屋倒塌,田园荒芜,百姓们满脸愁苦。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里恢复往日的繁荣昌盛,让笑容重新绽放在百姓们的脸上。

他对随行的官员严肃地说:“我们此次前来,不是走过场,而是要实实在在地给百姓带来希望,如同黑暗中的明灯。要想尽办法解决他们的困苦,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大唐的关怀与温暖,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照耀在身上。”

李泰则在长安继续紧锣密鼓地收集关于山獠的资料,他对幕僚们下达命令道:“你们务必把山獠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民俗风情都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得有丝毫遗漏。我要从中找出他们叛乱的根源所在,如同侦探寻找案件的真相,为父皇提供更完善、更有效的治理之策,让大唐的边疆永享太平。”

在李承乾到达巴州后,他不顾旅途劳顿,立刻深入百姓之中,倾听他们的心声。

一位老者泪流满面地哭诉道:“太子殿下,这山獠时常抢夺我们的粮食,还无端地骚扰我们的生活,搞得我们鸡犬不宁。可我们也不想与他们为敌啊,我们只想过太平日子。”

李承乾轻轻拍着老者的肩膀,安慰道:“老人家莫哭,本太子定会为大家主持公道,妥善处理此事,让大家都能过上安稳日子,不再担惊受怕。”

他又马不停蹄地召集当地官员商议对策:“诸位,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来解决问题,要多管齐下。比如,可以组织互市,让双方互通有无,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就像两座孤岛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如此一来,既能满足双方的需求,又能化解矛盾,促进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