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索真凶1

君子维有解 贞宁 1082 字 7天前

对于卫氏这突如其来的表白,洪秀才觉得又感动又好笑。可是被打肿的脸颊不允许他发笑,才稍微有所动作便疼得呲牙咧嘴。无奈之下,他只得催促卫氏往下说。

卫氏接着道:“可是如今从这些年我们在辽国所经所见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来看,他所谓的天下只是包括了契丹的那些贵族们,并不包括那些田间乡野市井胡同的普通百姓。

甚至在那些契丹贵族的眼中,这些普通人都算不上人,而是与他家的牛马牲口无异的动物。

所以如果真的要我来说的话,这辽国的官场不过是他们这些契丹贵族之间的斗兽场而已。”

洪秀才点头赞许:“夫人睿智通透!这辽国官场确实如此。其原因在于权力没有有效的分解。

如果说权力是一个大鼎,南唐的那尊大鼎被熔铸成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小鼎分散在每一个人手中,但是辽国的大鼎还是一个,贵族们各执这个鼎的一角想把这个大鼎抓到自己手中。

这种权力的两极分化,就导致了普通人不如草芥。

所以几年前初到辽国的时候,我曾经向致尧兄建议辽国效仿唐朝开科举,以求打破这种官垄贵族的畸态。在致尧兄的积极促成下,天保八年腊月辽国首开恩科。

可是一方面由于辽国未曾经过察举制度的过渡,朝中可用之人无一平民;另一方面,那些契丹贵族们都还陷在争夺大鼎的思路里,他们觉得科举只是在帮陛下夺鼎。

极少数能意识到这是权力分割的贵族,却也因为觉得自己有可能一人独掌此鼎,而心甘情愿地被自己的贪心驱使。

所以在这次科举过程中,他们极力作梗,相互串通,科场舞弊。把一场为国选才的大典,变成了一场贵族之间瓜分权力的闹剧。以至最终录取的人全部都还是那些契丹贵族子弟,除了一人。”

“胡镛?”

“没错。”洪秀才见卫氏没说话,便继续道:“所以这胡镛实际上是他那一科的状元。只不过以状元的才能博了个最末等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