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和他们吃饭我都要正襟危坐,说话都要再三斟酌。

杨可可没有想到和徐静霏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会相见。她没有参加下午的欢迎宴会,徐静霏在宴会之前参加了文艺汇演,唱了一首《晚霞剧场》。

这首歌算是徐静霏作为小众歌手传唱度相对较高的歌了。她跟北京师范大学的渊源自然是来自于母亲崔静洁,着名的留美舞蹈家专攻芭蕾。

崔静洁年近五旬,近些年已经很少在舞台上出现了,更多的时候她是幕后指导跟集训教练。

本来这百年校庆也邀请了她,只是因为跟随美国国家芭蕾舞团欧洲巡演的原因,她分身乏术。女儿徐静霏倒是长期在国内,出唱片,做演唱会,拍电影,在音乐圈影视圈有一定的知名度。

如果母女俩非要在知名度方面一决高下的话,这女儿徐静霏倒是后生可畏。可是就艺术成就和专业领域的造诣而言,徐静霏还没有达到母亲那种公认权威的程度。

崔静洁观摩过女儿的电影处女作《流光明媚》,说老实话,刚开始也是抱着那种随时准备接受塌方的心态的。她对女儿其实并没有许多寻常母亲的那种熟悉跟了解。

因为怎么说,但凡视自己的艺术生命为首要事业的女性,多多少少对其他的家庭琐碎有所忽视。这种忽视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事出无奈。

她从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毕业,就直接争取到了去美国公派留学的名额,然后就一直留在了美国国家芭蕾舞团。她是在回国巡演的时候认识了徐静霏的父亲徐邵俊。

徐邵俊那时从清华刚毕业,手握好几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同一帮好友正在如火如荼的创业。

崔静洁的父母是传统的那种勤俭劳作白手起家的江浙一带常见的民营企业主,生活富足之后,向往的就是把两个女儿培养成能歌善舞的大家闺秀那种自得其乐的生活。

这老大崔静洁在父母创业的时候也吃了一些苦,小小年纪就在家里的手工作坊里帮忙,养成了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坚韧性格。只是后来由于父母经营得当,家境迅速改观,富家女的那种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生活,那时的崔静洁唾手可得。

令父母惊喜不已的是这老大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