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川这边和我一起规划果林也可以,这边的环境和水果种类你也是比较熟悉的,回头我找到相关资料以后咱们一起看看。”
——————
周日早上,黎念楠给一家人准备好干粮、往车尾箱塞了一些津市带过来的特产,就往码头出发,除了郑北川和饺子吃了早餐,郑父郑母和黎念楠都没吃早餐,就怕待会又是小汽车又是渡轮的不舒服。
到码头的时候,向恒一家三口和向父已经到了,黎念楠也好几年没见到向父了,连忙给人打招呼又给双方长辈做了介绍就在一旁闲聊着。
向父虽然几年没见过黎念楠,但她登报的那几回,老季都有寄回来给他,两人也一直保持通信,对津市那边的情况也有个基本的认知,他也不乐意问太多细节,不然再联想到阳省农业局那帮吃闲饭的老家伙,他怕自己气不过来。
黎念楠听出来了,向父对阳省农业局那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但这还没到下沙村呢,还不到开口的时候。
渡轮到下沙村码头的时候还不到十二点,听说这还是因为上面考虑到下沙食品厂的需求专门开了一班渡轮。
郑北川和黎念楠看着眼前的下沙村,都有点认不出来,从码头到村尾修了水泥马路,虽然不算宽,大货车通行是没问题的,马路两旁是两三排工整的二层民房,外墙是统一的石砖和蚝壳墙,一看就是村里有专门统一要求。
听向恒和谷穗介绍,才知道这几年下沙食品厂的发展又上了一个阶梯,说是一个厂拉动了整条村子甚至周边几条村子的发展都不为过。
从码头过去,先经过中间毛村长家,向恒牵着小太阳敲着门,就看见田婶正端着两盘菜要往客厅走。
“田婶,我师父和郑哥回来了。”
“田奶奶好~”小太阳也大声地喊人,一个月前他还在村里混,比爷爷家里都要熟悉得多。
“哎呀,小太阳回来了,向恒你是说楠楠和郑营长回来啦?”
“对,在后面呢,郑哥的爹娘还有他们小女儿也来了。”
田婶连饭菜都来不及放下,端着两盘菜就要往门外走,刚出门就看到几人。“楠楠啊,郑营长,你们终于回来了!”
小主,
黎念楠看到田婶端着菜就出来了,一下子也是有点眼热。“哎,田婶好,我们回来了,快进屋,不然菜就要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