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于彬吃了几口,老板笑着说:“先生,味道怎么样?”
于彬咽下嘴里的豆腐脑,由衷地夸道:“老板,你这豆腐脑非常正宗。”
老板登时眉开眼笑起来,自矜地说:“那当然,我们家这豆腐脑可是家传了几十年的手艺,不夸张地说,在这唐人街,我家的豆腐脑那是数得着的。对了,我看你面生得很,你应该不是唐人街的人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彬笑着点点头,说道:“老板,你看人真准,没错,我是从国内来的,来欧洲采购一些设备,顺便考察下市场。”
唐人街华人虽然不少,但从国内来的并不太多,大多数是七十年代从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过来的华人难民。老板恰恰是早些年从国内来法国的潮洲人,在法国呆了这么些年,很难得见过几回从国内来的同胞。
见于彬是从国内来的,老板更是倍感亲切,与于彬聊了起来。于彬从聊天中得知,老板姓董,老家潮洲的,早些年国内困难的时候,心一横,便带老婆偷渡到了法国,在这边打拼了二三十年,拥有了自己的中餐店。
正如于彬所猜测的,那年龄大的女人是董老板的妻子,那个年轻女孩却是董老板的女儿。董老板还有一个儿子,从巴黎高等商学院毕业三年了,目前在巴黎一家公司上班。
从于彬口中了解到国内发展的情况,董老板不胜唏嘘,当年国内要是有今天这样的发展,自己也不至于漂洋过海,来到异国他乡讨生活。
得知于彬是来欧洲考察市场及采购设备的,董老板笑着说:“小伙子,不错啊,这么年轻就当上老板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啊,老叔老咯。对了,小伙子,如果在巴黎有什么需要帮忙,尽管跟老叔说,我家那小子对巴黎的情况还是很熟悉的。”
吃完东西,又和董老板聊了一会,于彬准备付账离开。董老板死活不肯收于彬的钱,说好不容易遇见一个国内来的同胞,那就是自己家人啊,招待自己家人还需要收钱么。
于彬只得谢过董老板,临出门的时候,董老板拍着于彬肩膀,让于彬在巴黎的这段时间,只管来自己店里吃,自己保管会招待好于彬。
离开董老板的豆腐坊,于彬来到一家家乐福超市,东龙贸易公司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开拓国外的贸易,趁这次来了欧洲,于彬打算了解一下当地商品的销售情况。
于彬进到超市里面,不愧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只见巨大的卖场空间里面,一排排货架整齐地排列着,货架上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生鲜、蔬果、家居、服饰、饮料、食品、玩具、文具、运动休闲、消费电子等各类商品应有尽有。
于彬将消费电子商品区和食品饮料区作为逛的重点。在消费电子商品区,于彬发现小家电产品非常畅销,但小家电类品牌以美日欧的为主,价格也比较贵。这对东龙电器公司来说是件好事,一方面意味着东龙电器的产品有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面对美日欧的同类产品,东龙电器的产品不但技术性能不差,更是有巨大的价格优势,一旦将来推向国际市场,应该能打开销路。
在食品区,于彬意外发现几款蜂蜜产品,蜜源地居然是中国,而这几款蜂蜜产品,恰恰是货架上所有蜂蜜产品当中最贵的高端产品。一斤装的蜜源地为中国的蜂蜜产品,每瓶的售价换算成美元,大约在40~50美元一瓶。
于彬极为惊讶,没想到国内才3~4元一斤的蜂蜜,到了欧洲居然身价涨了百倍,这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