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明冷静了一下,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于彬。原来,就在真味矿泉水正在打开市场之际,刘大明陆续接到几个经销商的电话,说是最近下面的零售渠道反馈上来,真味矿泉水的销量突然开始下降,反而是一个品牌叫沁心的纯净水销量节节高涨。这样一来,导致零售终端对销售真味矿泉水的积极性开始下降。
刘大明也分析了原因,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刘大明安排人对包装水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沁心纯净水最近也推出了“再来一瓶”的活动,而且号称中奖率非常高,达到30%,相当于每三瓶中就有一瓶能中“再来一瓶”。
这年头,相对于人们的工资收入来说,瓶装水的价格并不便宜。见沁心纯净水的中奖率这么高,不少消费者觉得买沁心纯净水喝更划算,所以再去买瓶装水的时候,往往首选沁心纯净水。
听完刘大明讲述的情况,于彬大致了解了情况。于彬知道沁心纯净水,之前做瓶装水市场调查的时候,于彬就了解过相关的信息,沁心也是瓶装水市场上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均比较高的一个品牌,销量甚至比怡宝、景田还要好。
自打真味矿泉水大张旗鼓地上市销售后,沁心纯净水的销量受到了很大影响。估计是见真味矿泉水搞的“再来一瓶”活动很成功,消费者愿意买账,于是沁心便也跟风搞起了“再来一瓶”活动,甚至中奖率设置得比真味矿泉水高得多。
小主,
本来沁心搞“再来一瓶”活动也无可厚非,毕竟好的营销方式大家都可以借鉴,也没谁规定“再来一瓶”只有真味矿泉水可以搞,其他瓶装水品牌就不能搞。只是沁心将自家“再来一瓶”的中奖率设置得这么高,并宣扬自家才是真的“再来一瓶”,不玩虚的。言下之意,其他瓶装水搞的“再来一瓶”名不符实,这就明显有点仗着自己是瓶装水品牌大厂,家底殷实,搞恶性竞争的味道了。
了解清楚情况后,于彬顿时胸有成竹,知道怎么应对了。这都不用自己绞尽脑汁想,直接抄袭前世的作业就好了。
于彬让刘大明不用担心,先稳住经销商和零售渠道,然后抽空回集团公司一趟,自己会和他一起商量对策。
挂掉电话,于彬回忆起前世瓶装水几大品牌竞争的案例。前世的时候,在那缺乏营销手段的年代,“再来一瓶”活动一经推出,也是非常受消费者欢迎,大大激发了消费者们的购买欲望。不管是首创者也好,还是跟风者也好,都借“再来一瓶”这种营销模式受市场追捧这股热风,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量,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可以说是实打实地尝到了甜头。
不过,“再来一瓶”这种营销模式没有火过几年,便慢慢地销声匿迹,被众多企业抛弃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再来一瓶”这种营销模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固然能给企业带来上述好处,但另一方面,也隐藏着风险,弄不好就会让企业吃大亏。
更何况,在大家都跟风搞“再来一瓶”营销后,市场也就不再存在差异。这时候消费者选择谁家的瓶装水,已经没有除了口味以外的因素影响,营销效果自然也就大大降低。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导致前世众多企业在新的营销模式出来后,就基本上放弃了“再来一瓶”这种营销模式。
于彬当初之所以选择推出“再来一瓶”活动,纯粹只是因为自家的真味矿泉水是全新品牌上市,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市场消费者的关注,必须要有非常的营销手段。于彬要的就是“再来一瓶”这种营销模式,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市场关注的效果,并没有做长期搞下去的打算。
真味矿泉水上市后,也确实凭借“再来一瓶”这种营销模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算是实现了自己的目的。眼下既然已经露出了恶性竞争的跟风苗头,于彬觉得,是时候启动预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