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的影像摇了摇头,神情中带着深深的失望:“
你错了,广儿。真正的强盛,不是建立在征服和战争之上,而是民心所向,国泰民安。你忘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你的三次征讨,让百姓流离失所,国力凋敝,这是何等的教训啊!”
杨广沉默了,他感到一股从未有过的无力感袭来,先皇的话如同锋利的刀刃,刺破了他的骄傲和自负。他低下头,第一次真正地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
《大秦帝国嬴政》
嬴政,这位千古一帝,站在巍峨的阿房宫之上,俯瞰着群臣,他的眼神中既有帝王的威严,又透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思。他的声音,如同钟鼓齐鸣,响彻整个宫殿:“诸位爱卿,观古鉴今,我大秦帝国得以统一六国,非一日之功,更非仅靠武力。我大秦以法家之术,强化律法,整顿吏治,才得以安定天下。然而,今日闻大隋之事,朕深感治国之道,不在征伐,而在民心。”
众臣闻言,皆是心中一震,他们知道,始皇帝极少会如此直接地提及前朝之事,更不会以此为鉴。李斯出列一步,拱手道:“陛下圣明,臣等愿闻其详。”
嬴政的目光扫过群臣,缓缓道:“杨广之事,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一个王朝衰落的根源。他虽有征伐之心,却无治国之智。朕欲问诸位,如何才能使我大秦基业长青,避免重蹈覆辙?”
这时,蒙恬将军上前一步,铿锵有力地说:“陛下,臣以为,强军固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休养生息,让百姓安居乐业。唯有百姓心安,国家才能稳固。臣建议,减少不必要的征伐,加强边疆防御,同时发展农业,减轻赋税,让民力得以恢复。”
嬴政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蒙将军所言极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朕决定,从即日起,减少徭役,轻徭薄赋,同时选拔贤能,整治吏治,确保法令公正,以期达到国泰民安之境。”
此言一出,群臣无不拜服,他们深知,始皇帝此举,实为大秦帝国的长远之计,也是对杨广悲剧的深刻反思。嬴政的智慧,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不仅是一位征服者,更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帝王。
……
《大明帝国朱元璋》
朱元璋,这位明朝开国皇帝,站在宏伟的宫殿中央,目光如炬,扫视着满堂的文臣武将。他的声音浑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
“诸位,我观历史长河,无数英雄豪杰,成王败寇,皆在一念之间。今日,观杨广之过,吾等当引以为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群臣肃然起敬,静待圣谕。朱元璋继续道:
“杨广之失,非一日之寒。他虽有雄图霸业之心,却忽视了根基所在——民心与民生。吾辈执政,当以史为镜,知兴替,明得失。大明江山,来之不易,吾等不可重蹈覆辙,让百姓再受战乱之苦。”
刘伯温出列,躬身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