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工业区视察

“看来,这里很快就要忙起来了。”

这时,远方传来低沉的轰鸣声。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数架战机在夕阳下划过天际,像一群翱翔的雄鹰。

“他们到了!”科罗廖夫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随着飞机的降落,机场顿时忙碌起来。

地勤人员迅速上前,引导飞机进入机库,机师们陆续跳下战机,彼此交流着飞行情况。

一名身穿飞行服的年轻军官大步走来,向曾继文等人敬礼:“曾书记,援华航空队队长费多罗夫向您报到!”

曾继文郑重还礼:“费多罗夫同志,欢迎来到华国。”

在忙完机场的事情之后,曾继文一行人便开始准备开始视察起根据地各个工业区的情况。

根据之前的规划,目前前线,主要有三个主要的工业区。

分别是长治、运城和晋城。

长治,晋东南的工业重镇,此刻正处于紧张的生产之中。

抵达工厂时,厂区内机声轰鸣,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切割与冶炼的味道。

这里曾是个小型兵工厂,如今在北方援助下,扩建为综合性军工生产基地。

不仅具备弹药制造能力,还建立了简单的机械加工生产线,能够生产步枪、迫击炮以及部分轻型火炮零件。

“师长,这是最新的7.92毫米子弹生产线。”负责工业的邓谢领着众人进入车间。

车间内,一排排机床飞速运转,工人们忙碌地进行压壳、装药、封口等工序,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一倍。

曾继文仔细查看了产线,发现一些新设备明显不是本地原有的,转头问道:“老邓,这些设备是北方支援的?”

邓谢点头:“是的,北面同志支援了一批高精度机床,其中部分通过外蒙秘密运送过来。

还有一些是我们自行拆解研究后仿制的。”

“北方的援助确实及时,现在我们自己制造子弹和部分枪械,能大大缓解战场上的补给压力。”周宭感叹道。

“除了轻武器生产,我们的弹药厂也在扩建。”邓谢继续介绍。

“目前主要生产迫击炮弹和37毫米反坦克炮弹,预计下个月可达到月产五千发。”

众人频频点头,这意味着他们的战斗力将进一步提高。

离开弹药厂,曾继文一行来到正在建设的动力机械厂,这里正在组装从北方运来的柴油发动机。

用于改造部分战车和运输工具。看到工人们围着一台发动机调试,曾继文不禁上前问道:“进度如何?”

“师长,这台是苏联援助的GAZ-AA卡车发动机,我们已经成功仿制,下一步准备批量生产。”一名技术员回答。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