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一波新的装备,再次改良了白杆兵的战法:穿山越岭如履平地、潜伏打探野外生存、千里奔袭绕敌身后、正面迎战火力输入,全然不在话下!
今日正是初次实战,非常成功。那么.......
秦良玉准备先把贵州北面犁一遍再说,先从东北,再转西北
-----------------
天无三日晴
贵州的雨水,从不让人久等。
远远的一阵秋风吹来,天边响起了细微的沙沙声
那忙碌的工地上,一个工头模样的人抬头一看,天边的树林上空已经降下了一片银光
密密麻麻的银色丝线编制成的雨幕,正徐徐推进而来
“铛!”“铛!”“铛!”
工头敲响了铜锣,随后他的声音从大喇叭里传出
“落雨了!收好工具,回到营中,每队去厨营领一盆姜水,别冻着了哈!”
虽然是俘虏营,其实待遇还不错,衣食供给充足,甚至比他们当田奴的,条件还好
否则也不会有三万人归心投靠。
蚁群们很快收拾好工地,躲进路旁大大小小的营房之中了
很快,绵密的雨水攻占了此处,在裸露的赤土冲刷出一条条浑浊的水流
一个身影再次出现在工地上,是刚才那位工头,他原来也是一名俘虏,因表现突出而被提拔
小主,
他穿上蓑衣,再来看一遍工地,看到雨水汇合成小溪流,顺着路面下的沟渠排进山谷里,他放心了
回营的路上,雨幕中突然穿出一根弩箭,钉在他的脖子上
蓑衣的影子摔倒在地,冒着热气的红色血水混进浑浊的污水,被冲走
他还没按计划转正,过上幸福的吏员生活,可怜的一生,就这么流逝了
一双双穿着草履的大脚板,从他的尸体边经过。
“啾~啾~~~”
一只山鹰冒着雨幕低飞而过,响起凄厉的啸叫声。
这是个信号
路边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营房,开始有不同的声音响动
“潘俄吾俄依也,(彝语,亲表兄弟)反了吧,我们的吾木(国王),罗甸王带着大军杀回来了!”
“造反吧,别给汉人卖命了!”
到处都有煽动的呼吼
“把秋(苗语,老表)造反吧!”
也有不同的声音
“别跟着他们做反贼,汉人对我们挺好的”
“抄家伙,和他们拼了”
很快乒乒乓乓的械斗声响起,有些小营寨的上空,飘起了黑烟,又很快被雨水浇灭
但明军的大营,依然没有动静,或许因为各营距离得远,雨水掩盖了厮杀的声音
而在那“一条线”路面两旁的山林里,一个又一个身穿蓑衣的影子出现,密密麻麻,排列成队,滚滚而来
人马过万,无际无边,这蓑衣的队伍,简直如山林一样茂密,如海潮一样磅礴,欲要将整个营寨吞没
“铛!铛!铛!”
“不想投贼的,跑到山林里躲起来,快!”
一个个营寨被推开,人群四散而逃,冲向边上的山林
看到那密密麻麻的蓑衣军,他们一愣,有些人就地抱头,有些人不管不顾依旧往山里跑
也有很多营寨,从头到尾都没有丝毫动静,仿佛置身事外。
蓑衣军通通不以理会,依旧向前,不断有手持刀械的人,加入他们之中
即使拓宽之后,山路依然狭窄,容不下这么多人
蓑衣军加快了脚步,如洪流激荡,直到来到平越马驿之前,才放缓了脚步,开始集合列阵
这里有一块巨大的平地,那是未成形的县城,先要成为战场
而平地之后、山谷之前的明军大寨,依然不声不响。
蓑衣军不急不忙,因为在他们身后,他们身坐身右,依旧有身着蓑衣的人在不断加入,
光靠人,就能把明军堆死!
营寨不是城墙,没有火炮,拿木头就能撞开,唯一的顾虑是明军的火枪,没关系,有方法
工地上的鸡公车被一个个推了出来,钉上木板,变成一个个小楯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