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诸位都已凿定归处,那暂且随我在大秦学院内游览一番,想必在其中能够相遇不少诸位的熟知好友!”
萦绕响起在众人耳畔的话语声还没有落下,几人便是只觉脚下一轻,整个身子悠悠浮空,脚下距离地面越发高远。
“跟我来吧!”
“喏!”
……
一日过后。
“启禀陛下,大秦学院院主举荐六百二十人,全部录用,其中可为郡守之人有六十五人,其他众人可为城主或六部辅官。”
李斯站在大殿中央,作揖禀告。
嬴政垂眸,看着手中这份刚刚送上来的奏折,这里面是所有人的名单,以及拟定职位安排。
“暂且如此安排即可!”
“内阁还要继续选拔任用大批诸多王朝官员,以缓大秦眼下之忧,另外,还有十个月就是科举,房玄龄,尽快确定考试方针以及主要考题。”
这些官员任职对于大秦皇朝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想要为未来大秦扩张奠定基石,也只有通过科举考试,不断的遴选提拔人才,只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才能够满足大秦所需。
“喏!”房玄龄站出应和,而后说道:“启禀陛下,本届科举考试是面向大秦所有疆域,还是只针对先前大秦所有郡城?”
嬴政望向房玄龄,淡淡道:“大秦科举考试乃是所有大秦子民具可参考,难道房相以为大秦疆域如何?”
房玄龄低首,“臣不敢!”
“科举学识遍常通识,只要读书识字之人皆可! 广袤之地,才人辈出,通过科考者自然有之!”嬴政悠悠道。
“臣知晓!”
房玄龄作揖。
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大秦选拔人才。
而碧云州地域广大,群英辈出,其中应该有很多就算是不需要提前研读也能够参考的天资才人。
他们就是大秦所需的人。
至于那些没有通过的人……
反正以后还有四次机会,有的是时间可以研读学习。
只要通过科举,那他们都将进入大秦为官或者进入大秦学院为师,如果之后的四次机会都没有通过,那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了。
嬴政将手中奏折放下,“李斯,尽快安排他们就任地方吧!”
“喏!”
李斯垂首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