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预备!唱!”
整齐的步伐。
昂扬的姿态。
耀眼的不是天上的太阳。
而是走在路上的一群人!
“一九三七年”
“河北南宫县。”
“诞生了我们六团”
“转战沂蒙,”
“挺进江南”
“抗美援朝美名传”
“……”
“啊,不错,就要展示我们老红军底子的豪气。”
“打头阵部队的霸气!”
“距离食堂还有一段距离。”
“把第二段也唱一下!”
“战旗永不倒!预备,唱!”
纷至沓来各个单位!
整齐的,不仅仅是我们。
还有其他单位!
“战旗永不倒!”
“革命征程远!”
“前进着我们六团!”
“滔滔赣水。”
“巍巍闽山”
“万里山河在心间!”
“……”
“立定!”
威严的姿态。
威严的食堂台阶。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食堂大门两边的对联。
不仅仅是我们饮食文化,
更是与传统礼仪高度融合。
爱惜食物,杜绝餐饮浪费,既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仅仅是这一面。
在各人的内心,就已近种下了“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意识。
更是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牢记在心头。
老红军的传统,在代代相传。
现在,传到我们这里了。
看着边上的加农炮。
敬畏!
不仅仅是一种态度。
更是一种情怀!
我们来自于六团。
这里是师教导队。
我们的身上已经泛着部队的血液。
在这里,我们必将和这座炮台一样更加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