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京城

而在鲁州,歼灭数万倭奴这种事情,则绝对算是时下最为火爆的话题,没有之一。

毕竟这些年来,大周的国防态势一直是捉襟见肘。

不管是东西南北那个方向,都是以守为主,只要不被别人攻破城池,便烧高香了。

如果几个月前,有人说,某人带着一百多人,一路从魏县杀到临淄,沿途斩杀倭奴数千,临淄一战更是歼灭敌军数万,自己一方却没有太大的伤亡,估计会被人当做神经病。

但今天,这件事确是真实发生了,而且,诸多鲁州百姓都是亲眼看到的,丝毫做不得假。

于是这事,自然便成人口皆传的大事件。

甚至,一些说书唱曲的都已经开始编排起来这个新的传奇故事。

京城距离鲁州虽远,却也已经听到了消息。

老百姓们自然夸赞刘凌用兵如神,智勇无双。

但那些当官的,却只觉刘凌是个大傻帽,为了那些毫不相干的人,竟赌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现在好了,不仅人被抓进诏狱,而且还即将三司会审。

估计人头是难保住了!

当然,也有一些官员,觉得刘凌干的这件事相当漂亮。

剿灭数万倭奴,至少能还鲁州十年太平,这能为朝廷分担多少压力,根本无法估算。

甚至,大周的国运为之转折也不无可能。

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少保,领兵部尚书衔的于廷益。

作为和严高截然相反的性格,于廷益为官清正,从不结党营私,对于那些有能力的官员不吝提拔,对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也从不手软。

当然,他也并非是那种毫无脑子的刚直,就比如面对严高这种祸国殃民的大贪,巨贪时,他也懂得等待时机,先尽力的去做事情,再慢慢寻找机会。

不久之前,杨继盛将刘凌的策论送到了于廷益手中,受到启发的他,立刻想到了分化蒙古三大部落的办法。

通过给其中两个部落送去礼品,从而让他们反目成仇,最终各自退兵。

之后,他又腾出手来,快刀斩乱麻的击退了女真人的进犯。

如此,北方的战事宣告终结。

与此同时,萧元寿以及刘凌在临淄和倭奴主力对峙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城。

就在他忙着调兵遣将支援临淄的时候,倭奴主力被全歼的消息也送了过来!

在看到了详细的战况公文,于廷益即惊叹于刘凌那出色的战术指挥,又佩服于他在没有调令的情况下,支援鲁州的勇气。

当然,最后还有对刘凌前途的担忧。

如今的朝廷是个什么情况,于廷益再清楚不过了。

严高在萧帝的支持下只手遮天,自己虽也被萧帝扶持,但终究只是制衡严高势力的一颗棋子罢了。

所以,他能够发挥的力量极其有限。

想要保住刘凌的小命,绝非易事。

几日来,于廷益除了处理日常事务之外,便是在思索如何帮助这个与国有功之人渡过难关。

三法司之中,他也有些人脉,但多是无足轻重之辈,真正掌握实权的都是严氏一党的人。

虽说希望渺茫,但思虑几日之后,于廷益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万水千山总是情,投我一票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