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此风不制,恐将危及地方稳定!”
一时间,就在众人纷纷弹劾之时,一道冷静的声音响起:“陛下,臣以为,姜知府之举,乃是革弊除垢,整顿江陵。”
随着那人话音的落下,众人看去,说话之人竟是户部尚书张允之。
只见张允之微微颔首,缓缓开口说道:“江陵酒税,往年不足三千两,而今月余之间,已增至八千两。”
“试问,若非姜知府整顿酒市,如何能有此成效?”
随着张允之话音的落下,朝堂顿时哗然。
皇帝闻言眯了眯眼,缓缓道:“姜卿何在?”
殿外,姜孟川缓步而入,目光坦然,躬身施礼:“臣在。”
皇帝抬眼瞧了瞧他,微微颔首开口问道:“你可知,你的改革已然引发众怒?”
姜孟川抬首,神色不变,缓缓道:“臣所为,皆是为江陵稳定,为国库充盈。”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顿了顿,声音沉稳:“臣愿以政绩为证,若一年后,江陵税收未增,臣自请辞官。”
一时间,殿内众臣面面相觑。
他们倒是没想到,姜孟川,居然会当堂立下军令状。
皇帝微微一笑,猛地起身,目光锐利:“好!”
“既然如此的话,那朕便再给你一年!”
皇帝一句“再给你一年”,瞬间让朝堂局势生变。
支持姜孟川的官员暗自松了口气,而成王一派的势力却眉头紧锁,面色难看。
大理寺卿温玄阳轻捋胡须,朗声道:“陛下既已做决断,臣等自当遵命。”
“但江陵之事牵涉甚广,臣以为,仍需密切监察,若姜知府行事有失,亦不可姑息。”
皇帝闻言淡淡一笑,看向姜孟川:“姜卿,既然你要立政绩,那朕便给你机会。”
“但若一年之后,你的江陵酒税仍不足三万两,你便自行引咎辞官,如何?”
“三万?”
随着皇帝这个数字的蹦出,文武百官皆是一阵讶异。
即便江陵酒税因改革有所增长,三万两也是个极其高的数目,相当于整个江陵府一半的赋税收入!
一旁的成王闻言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抹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