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说来惭愧,吴丰收已经在村里生活了半辈子。
若不是林默告诉他,他都不知道岭子里有这玩意儿,而且还有不少。
“你等下。”
吴丰收从袄子兜里掏出已皱巴泛旧的统筹单子。
避着林默的将眼珠子放上头滚动了一圈。
可是他没瞅见上头写“樟子”二字。
统筹单上,统筹价最便宜的松子是1.5元一斤,写的是“东北松子”。
他将统筹单对折,把价钱给藏起,只给林默瞅名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瞅瞅,哪个是你说的樟子松?”
林默迅速将眼珠子撂上去,从上到下滚了一圈,脑子也使劲记。
这家伙,居然从县里抄来了上百行确保统筹的东西呢。
连土豆都在上面?
“诶?土豆是多少钱统筹?”林默问了一嘴。
吴丰收别过脑袋从底下往上看,面无表情道:
“一**分五厘,县里价儿,不是我的价儿。”
言外之意,这就是县里直接给的价钱,他一分都没卡。
虽然土豆在村里也不太能吃上,对村民来说还是算贵的。
要是不限制私耕的话,就是这价钱,村民也会呼呼地种土豆,乐意去挣这鸡零狗碎的。
但是想挣大的的话,这0.125,他当然会瞧不上了。
“喏,东北松子就是樟子松子了,樟子松本来就是咱大东北的特产,别的地方长不出来樟子松。”
林默悄悄将单子上的名录尽量多记住一些后,就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声。
“真的?别的地儿为啥长不出来?”
吴丰收有点好奇,啥玩意儿竟然就爱在东北这片苦寒之地生长,好地方却不长了,神奇。
“耐寒抗旱呗,人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