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需要新的方向,一举成功的可能性。
聚变堆实验包层模块第一壁传热结构分析,是3根和5根冷却管道的第一壁设计。
华夏氦冷固态增殖剂包层模块(CH HCSB TBM)第一壁的冷却管道由87根组成,每3根并排的管道构成1组冷却管回路。
每组的冷却管回路所工作的工况相同。为了提高第一壁的抗热冲击性能,在第一壁面向等离子体侧设计有2 mm厚的铍保护板,铍板后面是3mm厚的弱活性铁素体钢(RAFM钢)。
这是最外层的结构,也是最简单的结构。
很多核物理学家在研究核聚变反应时都将重心放在了反应堆的结构和材料上面,而在这些结构和材料上面又着重于内层材料和结构。
这固然是正确的,只有内层稳固,外层加以包裹才能使得反应顺利进行。
但是,能不能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激光核聚变中的靶丸是球对称的。
球的中心区域 (半径约为3毫米)充有低密度(≤1克/厘米的氘、氚气体。
球壳由烧蚀层和燃料层组成:烧蚀层的厚度为200- 300 微米,材料是二氧化硅等低Z (原子序数)材料;燃料层的厚度约300微米,材料是液态氘、氚, 其质量约5毫克。
有的靶丸的中心区域是真空,球壳由含有氘、氚元素的塑料组成。有的靶丸则用固体氘、氚燃料,球壳由玻璃组成。
对,真空。
就像陈宜的小黑屋,昭昭肚子里的异空间一样。
核聚变无法控制的原因会落在没有一个合适的箱子将其装起来。
如果有一处额外的空间呢?
为什么非要控制?
真空环境下的反应,制造一个特殊环境,使得该环境里面的反应再激烈也影响不到外界。
这不就可以了吗?
陈灵婴的呼吸快了几分,她迅速地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