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淮南学子不大行吗?
该死的淮南府,学生一个个都如此浮藻,好大喜功。
他定要上呈提学大人,好好训斥他们一顿!
胡监考面色如屎,拽过几人的卷子,便冲进内堂去了。
沈提学见这么快就有人交卷,先是惊愕。
随后,便有些淡淡不喜。
“关大人,贵地的学生,有些不够沉稳啊。”
“读书贵在坚持,须沉下心来,摒除杂念,方能参透至理。”
“如此浮藻,能做成什么学问?”
沈提学把茶盏重重一放:
“如此急功近利之辈,占了功名,进了朝堂,只会误国误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套假大空的话,关知府早就玩熟了,岂能不知,沈提学在借题发挥?
他心中冷笑。
但面上,还是笑着打哈哈:
“沈大人言重了,青年才子,气盛些是常有的事。”
“十年磨一剑固然好,但既然成竹在胸,何必妄自菲薄,虚度光阴?”
“正是意气书生,方能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呀。”
假大空反弹!
关知府的进士也不是白考的。
沈提学一拳打在棉花上,面色有些不快了。
但从职级上,知府可不是他的下级。
他虽能拿捏一府教育,但拿关知府,其实没什么办法。
这种嘴皮子溜的人,最讨厌了!
沈提学心中恨恨。
只得一把抓过那几份考卷,语气不悦道:
“那也得是真才子才行。”
“本官倒要看看,你们淮南府,有没有激扬文字的本事?”
胡监考赶紧在一旁上眼药:
“就是,属下观那几个学生,坐都坐不住,不像做学问的,倒像在玩儿。”
“尤其最上头这个,隋准,他是第一个交卷的……”
岁考从简,并不设弥封。
沈提学低头一看,最上头这份,可不是写着隋准的大名么。
怀着要挑刺的心情,他正要开始读。
关知府却挤到他身旁,大呼:
“好文!”
沈提学:“……这还未开始读呢?关大人是否夸张了些?”
关知府微笑:
“沈大人有所不知,本官才学不及同仁,不过是靠着一目十行,才中了三甲。”
“大人还未开始读,但本官,已然阅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