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的精神

2011年,梦想创办一家上市公司,并坚信如苹果、Facebook等牛逼公司都出自高校的我,去到深圳大学筛选项目。

在深大的“创业大赛”上,我侃侃而谈,和学子们分享“财商创业方法论”,没想到这一分享,他们都觉得,我应该开课,他们说“你的课,我们一听就懂。”

但我还没下定决心。

后来有个学生特地跑来问我,你准备什么时候做培训?

我说,等我做一家上市公司,并且年龄45岁的时候。

他说,“你想一下,如果你提前30年就讲财商,能够帮助多少人?”

这一句话彻底打动了我,并让我想起,17岁时,发下的大愿,「如果这本书真的可以帮助我实现财富自由,我将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人」。

于是,我放弃了奋斗多年的房地产,这个无比赚钱的行业,一股脑踏入教育培训,渴望去帮助和我一样,贫穷但怀抱梦想的创业者们。

这一讲,12年如白驹过隙。

这期间的心酸和累,不足为外人道。

我记得刚做培训的第一年,没有名气,招不到生,最艰难的时候,团购只招来了一个人,我站在深圳长虹大厦楼顶哭,问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干这个?

当有了名气,我又开启了365天,300天都在赶场子的“空中飞人”模式,不是在会场就是在机场。

常常上午在北京讲课,晚上在上海讲课,第二天一早,要出现在福州的讲台上,中间只能睡2小时。

由于太辛苦,一年时间,我暴瘦了40斤,那年回到家,70岁的母亲看到我的裤腰整整大了两圈,两行眼泪唰地落下来,紧紧拉着我的手说:“儿子,咱别干了行不行?”

但,有多少次想过放弃,就有多少次,选择重新站上讲台。

我告诉自己,我的身后站着员工,台下坐着相信我的学员,我和他们,也许一辈子,只会见这一面,所以我必须倾尽脑力、体力,把我所知、所学,倾囊相授。

说不定哪句话,就像蝴蝶煽动的翅膀,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这么多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上台,我都会准备2瓶水,1瓶用来喝,一瓶用来洗脸,困了,就洗一把脸,瞬间就清醒了,最多的一场,我洗了20把脸。

我的7亿播放《中国梦》视频!

“按照你现在的标准,我都没资格听你的课了?”

出发容易,但守住初心不易。

做培训12载,一起出发的同行,有的转型做了微商,有的转型做了区块链,他们说,“哪一个都比培训赚钱”。

所以,走着走着,我们竟然成了那个坚持最久的人。

我自以为抵制住了诱惑,19年,还是差点丢了那份初心。

那年,中国最大的培训公司总裁找到我,说要把我们打造成一个百亿集团。前提是:不再讲财商,而是讲商业,不再对普通人讲,而是对上市公司老板讲。

我很想让公司再上台阶,这样就能让跟着我们奋斗的伙伴实现梦想,于是答应了这次合作。

但一位学员找到我,哭着对我说了一段话:

“周老师你知道吗?我曾经是一个负债500万的工厂小老板,天天被追债,被暴力催收,差点带着3个孩子跳楼,把工厂一把火烧了一了百了。

就因为学了你的财商,我用了两年时间还清了负债,现在一年也能赚小1000万。可按照你现在的标准,我都没有资格听你的课了。”

这番话,如当头棒喝,我问我自己,我最希望看见的,不正如像他这样的底层创业者,一点一点因为财商而改变吗?我一直想要帮助的,不正是和我一样,没资源、没背景、甚至没学历的普通创业者吗?

为什么走着走着,却偏离了初心呢?

我生于底层,曾困于底层,将财商之道,帮助更多底层,才是我的信仰。

想通后的那一刻,我内心无比轻松。并干了两件事,重新燃起了强烈的奋斗动力。

第一件事,我带着高管,去阿里巴巴游学,听阿里高管讲述阿里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我大为触动,并重新树立了属于我们自己公司的使命。

「让1亿家族实现财富自由,身心富足」不再只是口号,而是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

第二件事,请我的老师罗伯特清崎先生,来到中国开「全球财商峰会」。

我和清崎老师

时隔十五年,再次见到老师本人,他也已从意气风发的中年人,变成了70多岁的老人,让我十分心疼,内心的愿望愈加强烈:

我要接过老师的衣钵,把财商传递到中国,乃至世界的每个角落。

我愈加笃信,赚钱的行业有很多,但没有一个,比改变别人的命运来地更加有价值,更加有意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今天,是我站在台上讲课的第13年,我走过了数十个国家,数百座城市,全球演说超千场,有几十万人走进过我的线下课,帮助10万人成功实现创业和投资,超1000家企业成功打造自动化运营系统。

他们之前可能是普通的老板、普通的家庭主妇,甚至是大学生,上完我的课程后,许多人从“打工-消费”的循环怪圈中走出来,学会了创业,学会了布局被动资产,一步一步走向财富自由。

“本欲渡众生,反被众生渡。”

教是最好的学,我用十几年的时间,天天讲一本书、用一本书,对于财商、创业的理解和驾驭能力,也远超过了做教育的前10年。

从民宅起家,2人公司,到现在超千人团队的百年教育公司;

从最初只有几十个富士康员工学员,到几十万学员。

2019年,我把公司从“新思想”正式更名为“汇成百年”,立志成为一家受人尊敬、幸福感最高、有价值有意义的百年企业。

此后,我们再次迎来腾飞,荣获“喜马拉雅423听书节”总榜第一名、商业财经类第一名,先后做客央视《逐梦年代》、《阅读阅中国》、“新华信用”专访。

受聘为北京世华管理专修学院财商商学院院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财商研究中心主任。

03从社会底层,到帮助社会底层

我的12年慈善之路

“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梦想是用来支撑灵魂的。”

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我正在山西财经大学路演,为600余名学子分享创业心得,激励有梦想的大学生,参加“2024首届青领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这是我去到的第四所高校,今年1月,我成立了我们自己的汇成百年专项基金,4月推出首个面向大学生群体的“青领筑梦”公益活动,并陆续在北京、海南、山西等高校开展路演。

“现在你们很幸福,只要项目有创意可落地,就可以拿到投资”,这是我对高校学子们的勉励,也是承诺。

“青领筑梦”北京林业大学捐赠仪式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做慈善12年,我说,作为讲了无数遍《中国梦》的演讲者,我更希望去践行中国梦,为热血逐梦青年们,尽一份力、发一份光。

无数次,我回想起,那个在工地卑贱如泥的16岁少年,如果不是看到那条公益广告,他现在是否还好好活着,命运又将流向何方?

这在我心底埋下一颗做“公益”的种子,我不愿少年们活在没有希望的黑暗里,活在不值一过的潦草人生里。

我希望他们可以通过一本书、一句话、一个人,燃起希望,找到自己的舞台,唱对自己的角色。

从我的教培公司步入正轨的第一年,即2013年开始,我先后在湖南武冈市、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区、以及我的河南老家,捐赠了3所希望小学。

我们希望孩子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

而正是这份责任,托举着我,无论创业遇到多少困难,都勇敢向前,绝不退缩——

一开始,我为了证明自己而演讲;后来为了追随我的员工、相信我的学员而演讲;现在,我最大的动力,是为了那一双双不忍辜负的孩子的眼睛而演讲。

公益和爱,成为了财商之外,我的第二大信仰。

我开始在全国捐暖流教室,捐乡村学校图书馆,为武汉疫情、河南洪灾捐赠物资,并于2024年,正式成立了我们自己的慈善基金。

04普通人这么做

你也可以从“穷人”变成“富人”

每一个想要实现财务自由的创业者,都是为了从左象限(E和S)向右象限(B和I)跃迁,通过创业或投资,带来资产性被动收入,实现财富自由。

如何才能从左象限向右象限跃迁呢?我将自己成功的关键,梳理成7大步骤,照着做,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上演“寒门逆袭”。

第一步,寻找人生导师。

很多人躺平,是因为没有遇到点燃他梦想的人。正如乔布斯点燃了马斯克,李小龙点燃了周星驰,罗伯特·清崎点燃了我。

每一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人生的偶像,一定有一本书可以成为你的枕边书,一定有一个人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17岁的我以清崎为师,并按照清崎老师的人生轨迹,设计我自己的人生:包括找什么样的伴侣,上什么样的课程,到如何创业,都跟清崎学习,最后勾勒出和他一样的人生。

我笃信的是,既然这个老师比我成功,比我有结果,为什么不相信他呢?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