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是他不失男儿本色,关键时候知道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彰显咱们廖家男儿的英雄气概。
二来,通过这些报纸,我完全相信三弟这次绝不是头脑一热、冲动行事。
看得出来,你下了不少功夫,也做到了深思熟虑,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这一点三弟也值得表扬。”
听大姐如此说,廖永明直接乐开了花,还以为大姐直接就会表示支持呢。
没想到廖国华话风一转,“做的对的地方值得表扬,可你这么大的事儿却不跟家里人商量,这件事三弟你是真的做错了。
所以......”
廖永明已经收起了笑脸,准备接受大姐的批评,以及对这件事的不支持。
他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在全家人都不支持的情况下,他还能做些什么才能逆风翻盘。
“所以......嗯,这件事儿不是个小事儿,我想先听听你姐夫的意见。”
廖国华笑盈盈的看向丈夫赵海平,赵海平也温柔的回望着妻子。
廖永明:......服了,大晚上的正紧张呢,突然被喂了一嘴狗粮......
赵海平直接拉过妻子的手,握在两掌之间,温柔的摩挲着。
好半晌赵海平才开口,“我同意国华刚才说的话。
至于三弟卖掉工作,买铺子开店这事儿,我是这么想的。
我平时在棉纺厂也看过这些报纸,上面好像的确有要搞市场经济的意思。
其实最近这两年,就连我们棉纺厂也遇到不少类似的挑战。
我觉得三弟分析的其实有点道理,厂子要想效益好,恐怕早晚还真的要面临改革。
但目前不管是厂里,还是整个社会,其实还是处于试验阶段,谁都无法打包票这事儿最终到底会如何发展。
所以我的意见是,既然灯泡厂效益已经不好,这工作卖了也就卖了吧。
至于三弟开的铺子,如果上面没有明令禁止的话,那就可以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