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唐宋怎么是这个态度?!

我倒是听说,在京市买烤鸭,在魔都买点心,就像这样能排好多人。

……”

唐宋很是捧场,院子里的气氛更热络了,众人又开始讨论廖永明买的那三个破院子。

廖家人也很想听听,唐宋对开这样的旅店有什么看法。

毕竟唐宋确实是比在场所有人,去的地方都多,见过的人也多、见过的世面也多。

说不定就会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嗯……”

唐宋还真好好琢磨了琢磨。

“小唐,虽然你和三妹还没结婚,但毕竟就是年后的事儿,所以咱就是一家人。

你也别有什么顾忌,咱都是为了三弟好,有什么话你就直说。”

见唐宋思考了半天,一直没开口,大姐夫赵海平便这么说了几句。

赵海平在市棉纺厂采购科工作,见识过的人也不少,知道唐宋是个很会来事儿说话的,就怕他有顾忌,回头只挑好的说。

那么,这样的谈话也就没有意义了。

“嗯,我之所以犹豫呢,主要是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要说在长途汽车站对面开旅店,我认为正常情况下,有很大的机会是能赚钱的,甚至是能赚大钱。

毕竟我常出门,最知道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的找个住所有多难了,这需求其实真的挺大的。

而且就我去过、见过的那些旅店来说。

他们确实是都开在繁华的街道、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附近,而且我见到这些旅店还真是有不少人住,甚至有的时候都能直接住满了。

你要是但凡运气不好去晚了,还真不一定能订到房间。

所以他们的收入,在我观察看来那是绝对高的很。

就像三弟要投入那一万五千块钱,这要是放在我见过的那些旅店,我不敢说一年之内肯定能回本,但也真差不多。

只不过,我见过的旅店很少是用这种三进院的,他们都是楼房,就像市里那些筒子楼差不多。

据说越往南,那边的旅店环境就越好,楼盖的就越漂亮,服务也越好。

从这一点上,三弟的想法与那些旅店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确实是有很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