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的护守模式:摩西的代求是基于亚伯拉罕之约,在《创世记》15章中,神与亚伯拉罕立约,应许他的后裔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那样多。摩西以此约为依据,向神祈求赦免以色列人的罪,体现了神立约守约的信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名誉归属原则:摩西代求的目的是为神名的荣耀,《以西结书》36:22中说,所以你要对以色列家说,主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家啊,我行这事不是为你们,乃是为我的圣名,就是在你们到的列国中所亵渎的,神的名誉至上,他的救赎计划也是为了彰显他的荣耀。
这一代求机制深刻反映了神的属性:
- 悦纳中保的宽仁:《提摩太前书》2:5中提到,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神悦纳基督的代求,彰显了他的宽仁。
- 立约守约的信实:从《尼希米记》9:32中可以看到,我们的神啊,你是至大、至能、至可畏、守约施慈爱的神,神与亚伯拉罕立约,并一直守着这个约,体现了他的信实。
- 荣耀至上的主权:《以赛亚书》48:9 - 11中说,我为我的名暂且忍怒,为我的颂赞向你容忍,不将你剪除。我熬炼你,却不像熬炼银子;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你。我为自己的缘故必行这事,我焉能使我的名被亵渎?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假神,神始终将自己的荣耀放在首位,他的主权体现在一切的救赎计划中。
六、终极余民的新约成全(罗马书11:1 - 5)
保罗引用此时的经文,进一步阐述了神的救赎计划在新约中的成全,这其中包含了三个重要的方面。
剩余法则:按恩典留余数,《罗马书》11:5中提到,如今也是这样,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神的救赎并非针对所有人,而是按照他的恩典,留下一部分余民,这体现了神救赎计划的独特性。
余民主体:犹太人与外邦人在基督里的联合,在《加拉太书》3:28 - 29中说,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你们既属乎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照着应许承受产业的了,神的救赎计划将犹太人和外邦人联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余民主体。
普世指向:最终 “以色列全家得救”(《罗马书》11:26),这表明神的救赎计划有着普世的指向,虽然过程中会有拣选和余数,但最终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得救。
这显明了神的:
- 救赎计划的整体性:《以弗所书》1:9 - 10中说,都是照他自己所预定的美意,叫我们知道他旨意的奥秘,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神的救赎计划从旧约到新约,从以色列人到普世万民,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 守约创新的智慧:神既守着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又在新约中创新地将救赎扩展到外邦人,这体现了神守约创新的智慧,正如《罗马书》11:33中所说,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
结论:
这段经文从多个维度深刻体现了神在维护公义时的恩典分寸,神既坚定地持守圣洁属性,对罪恶绝不姑息,又充分展示立约信实,始终顾念着他的子民。这为我们理解神在历史中的救赎计划提供了旧约基础框架,让我们看到神的救赎计划是一个连贯且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代信徒应当学习迦勒 “另有一个心志” 的忠贞,在面对神的公义与怜悯时,积极寻求在圣洁生命中做出见证,遵循神的旨意,成为神救赎计划中的积极参与者,彰显神的荣耀。
以下内容没法提供表格,请自己对标尝试看看。
T.U.L.I.P.架构中的余民神学
属性 T(完全败坏) U(无条拣选) L(有限救赎) I(不可抗拒) P(圣徒坚忍)
余民要件 群体的败坏 迦勒的拣选 代赎果效 信心的工作 余民的存留
经文依据 14:11,22 14:24 14:20 书14:8 - 9 尼9:20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