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审计风波

石家集团上市后,经营管理体系逐渐正规化。在上市前他们请了专业的会计事务所和审计机构做了核算,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顺利完成了上市。

随着分公司逐渐地铺开,需要的管理人才和骨干需求加大。一尘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每个公司亲自去抓。他招揽了一些职业经理人,帮忙打理公司事务。更多的管理人才是从他们公司内部提拔,因为这些骨干人才是公司自己培养的,他们更懂得和公司共进退。

可是人一旦有了权力,就会有所改变。站的位置不一样,想法也会不一样。这些变化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一尘过去没有想过的。

他收到了一些员工的匿名举报信,在邮箱里看了后,他也半信半疑。不太相信自己亲自选拔的员工会做出一些有损公司利益,中饱私囊的事情。欣然得知后也很诧异。他们在M国和A国的公司管理体系都比较成熟,员工薪酬也比较高,这样的情况不存在。但是在一些远离总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的分公司,就有收到邮件。这些都是老员工看不惯,就给一尘发了邮件。

一尘也和这些分公司的老总们通过电话会议、视频会议沟通了一下相关细节,但是他们都是表示一切很好。为了保护举办的员工的权益,一尘并没有公开他们的名字。而是不动声色,开始每年对各分公司进行两次审计。

他请了第三方的公司针对不同地区的分公司进行审计。每次审计,员工的办公相关的设备如公司电脑、公司发放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都会进行核查,甚至员工的朋友圈、企业微信、工作邮箱等也进行了稽核。

集团的管理制度要求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年要申报一下个人的资产和银行卡流水,杜绝腐败和犯罪。

虽然这样做法有一些员工不理解,但是很多人还是比较配合的。结果在针对H地区分公司的稽核审计中,发现了猫腻。这个地区的分公司成立有十二年了。以前公司规模比较小,公司只有二三十人,现在随着公司业务量增加,人员也有所增加,已经发展到四五百人了。

在稽核中,审计公司汇报发现的情况。原来他们发现这个分公司的行政部、财务部、人力部三个部门的账目都有很多疑点,而且不是一年,而是近八年的账目都有问题。

这引起了一尘的注意,他也专程参与了和审计公司的专项会议。审计公司汇报中表示, 在这三个非营业部门的每个月关于公司的差旅、交通、通讯费等有很大的问题。从这个主管行政的总经理的个人银行卡流水也发现,她每个月收入有12万左右来自报销的款项,其他这三个部门的总监的个人银行卡流水也有异常。这意味着他们同流合污,中饱私囊。

曾经集团的行政部有收到过内网有人匿名举报这家分公司的高管在报销方面有问题。不过当时公司忙于上市,就压下来了。

一尘他们现在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这个总经理仗着自己有关系在集团董事会,而且她也认为天高皇帝远,集团总部不会为了这些钱来查账。

然而这次的审计结果让一尘比较意外,他派出了专门针对这个分公司的专项小组,同时冻结了这几个人的银行卡,让他们停职休假等待审查。

粗略估算了下,这几个人这八到十年来合计挪用的报销款项超过1200万。虽然这个钱对于集团来说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分公司来说还是很大的一笔钱,他们的行为涉嫌职务侵占、挪用公款。

一尘很快赶到了H地区,和分公司高管及审计公司的人一起开会。这些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个总经理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对于一尘这样级别的人物,她并不怯场。她私下也请了一尘吃饭。

一尘知道了她曾经在M国集团总部行政部任职过,是曾经的骨干力量,也是元老级人物。当年她是小溪招聘进去的,是石骏捷推荐去了H地区的分公司的。随着时间推移,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上了高管的职位。

但是时过境迁,手里有了权力人也会变化,自从她手里掌握了人力、财务等重要部门后,她为了增加收入,不禁动了歪脑筋。

他们就通过虚报一些报销款项,中饱私囊。一尘还让审计公司查了这家分公司其他的账目,发现会计部门在做账时有很多项目记在错误的地方,错漏百出。

这也暴露出了他们对于分公司财务监管的疏漏。一尘把这些问题都记录下来,准备回去后在董事会上好好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