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凛闯入朝堂为沈清婉担保时,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奸臣们纷纷跳出来指责苏凛目无王法,苏凛却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们,然后转身向皇上抱拳行礼:“陛下,沈清婉于臣有恩,于国亦有功。臣在边关多年,深知人心善恶,她绝不是叛国之人。臣愿接受任何审查,只愿陛下明察。”皇上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沉默不语。此时,沈清婉也被带到朝堂之上,她虽身戴枷锁,却依然仪态端庄。她看向苏凛,眼中满是感激与欣慰,轻声说道:“苏将军,你的情义,清婉铭记于心。”苏凛微微点头,眼神中传递着信任与鼓励。
而后,苏凛为了彻底还沈清婉清白,主动请缨彻查奸臣与敌军勾结的证据。她日夜奔波,沈清婉则在狱中凭借记忆与智慧,为苏凛提供分析线索。苏凛每有新的发现,都会悄悄告知沈清婉,两人隔着牢狱的高墙,仿佛心有灵犀,配合愈发默契。最终,苏凛找到了关键证人与证物,在朝堂之上,当着皇上与众臣的面,将奸臣们的罪行一一揭露,成功为沈清婉洗清冤屈。
随着关键证人与确凿证物在朝堂之上一一呈现,奸臣们的阴谋被彻底摊开在阳光之下。原本喧嚣的朝堂瞬间陷入一片死寂,随后,便是群臣激愤的弹劾之声。皇上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奸臣及其党羽一网打尽,严惩不贷。苏凛昂首站在朝堂之中,身姿挺拔如松,她的目光坚定而冷峻,扫过那些曾经不可一世如今却瑟瑟发抖的奸臣,心中涌起一股为国除害的畅快。
沈清婉终于重获自由,她走出牢狱的那一刻,阳光洒在身上,仿佛驱散了多日来的阴霾。苏凛快步迎上前去,看着沈清婉略显苍白却依然美丽的面容,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清婉,苦了你了。”沈清婉微微摇头,眼中闪烁着泪光:“若不是苏将军全力相救,清婉恐难见天日。”
为了防止边境敌军再有异动,苏凛决定再度出征。临行前,沈清婉前来送行。她亲手为苏凛披上一件披风,手指轻轻整理着披风的褶皱,眼神中满是关切:“此去边疆,风餐露宿,将军千万要保重自己。”苏凛握住沈清婉的手,感受着那指尖的温暖:“你在京城,亦要小心谨慎,待我平定边疆,归来再与你畅叙。”
苏凛率领大军奔赴边疆,一路上,她鼓舞士气,制定战略,行军有序。到达边境后,她依据沈清婉之前提供的情报分析敌军弱点,果断出击。战场上,她身先士卒,如同一把利刃直插敌军心脏。而在京城的沈清婉,也没有闲着,她协助朝廷稳定后方,筹备粮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边疆,为苏凛的军队提供坚实的后盾。
小主,
最终,在她们的紧密配合下,边境重归安宁,王朝也恢复了往日的太平。苏凛凯旋而归,京城百姓夹道欢迎。苏凛与沈清婉在城门口相视而笑,那笑容中饱含着历经磨难后的欣慰与对彼此的深深敬意。从此,她们的名字在京城被人们传颂,成为了一段佳话,流传于大街小巷,被后世不断提及与敬仰。
苏凛的军队凯旋而归,马蹄声声踏碎了京城的宁静,扬起的尘土似是胜利的旗帜飘扬在半空。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涌上街头,将道路围得水泄不通。苏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英武,尽管战甲上还残留着战斗的痕迹,但那明亮的双眸中满是胜利的喜悦与自豪。她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很快便锁定了那一抹熟悉的身影——沈清婉。
沈清婉站在街边的楼阁前,目光同样紧紧追随着苏凛。她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裙,在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朵盛开的幽兰。看到苏凛平安归来,她的眼眶不禁微微泛红,那是多日来担忧与思念的真情流露。待苏凛行至近前,沈清婉款步下楼,走向苏凛。
苏凛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迎向沈清婉,两人在人群的簇拥下相视而笑。周围的喧嚣仿佛都化作了无声的背景,她们的眼中只有彼此历经磨难后依然坚定的身影。苏凛率先打破沉默,她的声音带着些许沙哑却依旧有力:“清婉,我回来了。”沈清婉微微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你做到了,你守护了这方疆土,守护了整个王朝。”
此后,苏凛和沈清婉时常相聚。在庭院中,苏凛会为沈清婉讲述战场上的惊险与热血,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战术动作,沈清婉则在一旁静静倾听,时而因苏凛的夸张描述而掩嘴轻笑,时而因战斗的激烈而面露紧张之色。而沈清婉也会与苏凛分享京城中的趣事与权谋场上的微妙变化,苏凛虽对那些弯弯绕绕的权谋之事不太感兴趣,但看着沈清婉眉飞色舞的模样,也听得津津有味。
她们还会一同骑马出游,驰骋在京城郊外的草原上。苏凛纵马狂奔,沈清婉则在后面紧紧跟随,发丝在风中肆意飞舞。当行至溪边,她们便下马休息,苏凛会用树叶吹奏出简单的曲调,沈清婉则依着树干,轻声哼唱。那悠扬的乐声和婉转的歌声在山谷中回荡,仿佛是她们友谊的最美乐章,见证着这段传奇般的情谊,让世间之人无不羡慕赞叹。
暖风和煦,阳光轻柔地洒在京城郊外的草原上,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绒毯。苏凛与沈清婉相约一同出游,此时她们正并辔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