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铭见到庄户拿出来的犁时,一拍脑袋。
“哎呦,我去!”
“我怎么把这个好东西给忘记了?”
现在是贞观二年,曲辕犁这玩意还没有出现。
人们耕地都是使用的直辕犁和长辕犁,还要两年后定州一带才出现了早期的曲辕犁。
“阿耶,咱们家耕地都是这样的吗?”
赵至任上下看了赵铭几眼,“铭儿,你怎么突然关心这个?”
“咱们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赵铭主动询问农事有关的问题,赵至任内心很高兴。
儿子长大了,知道关心农事了!
“阿耶,我回去有点事,明天再过来。”
赵铭说完,带着小吴急匆匆离开,看着赵至任一头雾水。
“这孩子,一阵一阵的,也不知道要干嘛?”
赵至任摇了摇头,随后不再多想,把注意力都放到了犁地上面,这才是正事。
赵铭很快来到制糖工坊,找来纸笔。
很快,赵铭把曲辕犁的各部件全部画了出来。
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每一样都画得很仔细,并且标注了尺寸。
画完后,赵铭又仔细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问题,这才带着图纸找到段纶。
“段尚书,我有些东西,需要你帮忙让人打造出来。”
说完,赵铭把图纸递给了段纶。
段纶接过图纸,低头看了起来。
“小赵郎君,我看你画的这个有些像是犁,可又不太像是犁,你打造这个做什么啊?”
赵铭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我刚刚不是和我阿耶,去参加‘耕牛祭’嘛?”
“我看那些庄户犁地,不但要两头牛才能拉得动犁,还需要几个人才可以操作,而且犁地的速度还很慢。”
“我就想着说,做一个省力速度又快的犁出来。”
段纶听罢,连连摇头,“小赵郎君,咱们要不还是把精力放在制糖工坊上,争取早点正式开工。”
段纶说的很委婉,不过意思却很明确。那就是赵铭这想法,在他看来,无异于异想天开,完全不现实。
赵铭也不和段纶争论什么,只是说道:“段尚书,你就让工部的工匠加紧打制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