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朝廷要发国债的事情,已经通知了出去,并且各项细则,按照赵铭当初给的提议,也都修改好下发了下去。
不过,关于债券凭证防伪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定下来方案。
李世民看向赵铭问道:“赵小子,防伪这事,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赵铭耸了耸肩,轻松道:“这还不简单?”
“凭证就用绢黄纸写,不过,需要写在纸的正中间,并且盖上章。”
“然后从中间把纸一分为二,朝廷和购买债券的人,各执一半不就行了?”
“只需要把各自的一半都编号好,到时候相同号的纸放在一起,立刻就能够辨别真伪了。”
长孙无忌听完,当即高兴道:“这办法好!”
李世民当即就对长孙无忌道:“就按赵小子这个方法去做。”
赵铭给出的这个办法,看起来简单,可想要伪造根本就不可能。
盖的章被一分为二,这就相当于是‘齐缝章’,别说以现在的技术了,就是后世都很难伪造成功。
除了章,还有手写的债券,这个比章还要难伪造。
即便是拿到朝廷存档的另一半,也很难。
随后,长孙无忌又说了一些其他遇到的小问题,赵铭也都在一旁,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对于赵铭给的建议,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是直接采纳。
长孙无忌这边国债的事情说完,李世民这才问赵铭。
“赵小子,你来找朕所为何事?”
长孙无忌也好奇地看着赵铭。
赵铭当即从怀中掏出信封,递给李世民。
“陛下,我家护院在去城外祖宅时,途中与一伙人发生了冲突,进而同对方动起手来。”
“打斗之时,对方身上掉下来一封信,那些护院也不识字,就交到了我这里。”
“我看信封上面,似乎是左仆射写给他姐姐的信,所以……”
在决定要把信交给李世民时,赵铭就已经想好的说辞。
总不能傻乎乎的说,老早之前,他就料定小禹要联系远在突厥的姐姐,派人天天盯着萧瑀府上了。
李世民见到信封上面的称谓,脸色霎时就阴沉了下来。
随即,李世民打开信封,一言不发的看着里面的内容。
长孙无忌向赵铭投去询问的目光,作为跟在李世民身边的老人,长孙无忌知道此刻李世民处在愤怒的边缘。
赵铭微微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里面具体的内容。
李世民看完,没有出现赵铭想象中,痛骂萧瑀的画面。